原標題:
大亞灣霞涌上角村因地制宜做好“特”字文章
鐵爐嶂下再現田園好風光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歐陽德輝
藍屋頂、紅房梁,在冬日暖陽照耀下熠熠生輝。走進大亞灣霞涌上角村委會,這片小披檐陽光棚光伏屋頂格外引人注目。
大亞灣霞涌上角村委會小披檐陽光棚光伏屋頂格外引人注目。
上角村緊抓“百千萬工程”省級典型村培育機遇,堅持“農業+旅游”發展理念,依托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做好“特”字文章,大力發展田園觀光、農耕體驗、鄉村旅居、康養休閑等多業態融合的特色產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探索鄉村產業發展新路徑,壯大村集體經濟。
創新實施“千畝方”山海稻香田園項目
從空中俯瞰,青碧的魷魚灣水庫鑲嵌在鐵爐嶂下,美不勝收。經過數月的墾造工作,水庫下游的青龍河兩岸,原本荒廢的果園和菜地已變成開闊的耕地。過去,這里曾四季莊稼不斷,風光秀美。但隨著城市化進程,村民外出務工,土地逐漸撂荒。
去年,上角村被選為省級“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對象。大亞灣開發區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創新實施“千畝方”山海稻香田園項目,通過耕地集中整治,形成良田連片、村莊集中、產業集聚、生態優美的土地保護利用新格局,促進城鄉土地資源高效集約配置,激發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該項目由惠州大亞灣環境水務集團下屬綠美農文旅公司負責推進,分兩期實施。一期新增墾造耕地超500畝,與現狀耕地形成千畝連片。截至2024年底, 項目已完成300余畝新增耕地及100余畝撂荒耕地的墾造和種植工作。一塊塊翻新的土地上已種上番薯、梅菜、甜葉菊等,巍巍鐵爐嶂下再現連片田園風光。
“看到撂荒的土地重現田園風光,心情格外好。項目建設還帶動家門口就業,村莊會越來越美,生活也會越來越好。”村民李兆棠高興地說。
成立強村公司推動整村光伏項目一期建設
在實施山海稻香田園項目的同時,上角村推動整村光伏項目建設。如今,村委會大樓屋頂已全覆蓋光伏板,斜坡式光伏板下是充滿中國風的房檐,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
上角村成立了集體全資所有的強村公司——惠州禾美阡陌強村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投資建設主體,確保收益全部歸村集體和村民所有。項目一期包括村委會大樓和曲樓村小組整村光伏建設,共搭建光伏板8000平方米,投資總額560萬元。
強村公司采取“6個一點”籌資方式:街道辦投一點、村委會籌一點、村小組出一點、村民認一點、銀行貸一點、社會捐一點。通過財政200萬元的“補改投”政策,成功帶動360萬元社會投資。
“整村光伏項目做不做?怎么做?這些都是由村民集體決定的。”上角村強村公司負責人張盤許介紹,曲樓村民小組共有80戶村民住房符合建設條件。現在實施的“中國風”建設方案也是由村民和相關職能部門一起推選出來的。
上角村整村光伏項目一期由中創敦凰能源集團主導建設、安裝及運維。該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上角村整村光伏項目一期使用的小披檐戶用光伏、鄉村廊道等均為該集團專利產品,既美觀實用又為村民和集體創收,推動整村風貌提升、產業升級。
小披檐陽光棚光伏屋頂內部。
村民不僅是項目的謀劃者、決策者、實施者,更是受益者。項目一期建成后,每年將產生收益94.5萬元,絕大多數歸村集體和村民所有。村民可獲得屋頂租金、基礎分紅、認購分紅、小組分紅和村集體分紅等五項收益。
“屋頂建光伏板既能防曬避雨,又能增加收入。希望相關部門做好后期管理和運維工作。”曲樓村民小組村民張志華說。
張盤許介紹,項目一期正按建成一批、并網一批的方式推進,爭取讓村民早建設、早受益。未來,計劃在其他村民小組推廣整村光伏項目,讓更多村民獲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