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大亞灣開發區上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48宗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63.4%
日前,大亞灣開發區公布今年1~6月經濟運行簡析。上半年,大亞灣開發區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積極應對石化項目停產檢修、原油及化工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的沖擊影響,經濟發展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全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全區48宗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90.3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63.4%,趕超時序進度13.4個百分點。
上半年新入庫項目64宗
工業是支撐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上半年,全區多宗項目如期投產達產。埃克森美孚一期、紅墻化學、宇新化工異辛烷改造等16宗項目如期投產,新增產值49.8億元;粵電能源、忠信實業、宇新新材料丁二醇和丁酮等18宗項目實現達產,新增產值25億元。全區規模以上工業27個在產行業大類中,16個行業產值實現正增長,行業增長面為59.3%,比1~5月擴大7.4個百分點。
用電量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先行指標,是反映經濟發展狀況的“晴雨表”。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區用電量(含中海油惠州石化、中海殼牌、恒力石化自發電量)62億千瓦時,增長6.2%。其中工業用電量53.2億千瓦時,增長5.9%。
大亞灣上半年旅游消費持續升溫。“五一”假期前三天,大亞灣萬達廣場每天客流量突破10萬人次。通訊員祝乾濤 攝
大項目帶動大發展。重點項目建設方面,上半年全區48宗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90.3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63.4%。新入庫項目方面,上半年新入庫項目64宗,其中工業項目32宗。新入庫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2.1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11.3%。
毗鄰深圳坪山的大亞灣新興產業園是惠州市重點布局的7個千億級工業園區之一。如今,在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南部塘橫片區,一棟棟廠房拔地而起,江豐靶材、瑞珂瑪、華南立能、和平精密、永興隆、明之盛等項目正火熱建設中。2023年以來,塘橫片區已過會項目27宗,總投資231.46億元。
永興隆智能裝備和精密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今年4月動工,預計今年年底封頂,2026年5月投產。“大亞灣各部門對項目建設的周到服務,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大亞灣‘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營商環境溫度。”廣東智道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陶剛介紹,“我們計劃引進一系列國內外先進生產設備及軟件設施,打造永興隆智能裝備和精密零部件生產總部基地。”
石化產業將有更多“黃金通道”
4月26日,隨著一聲悠長的船舶汽笛鳴響,“大圖榮耀”號從惠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啟航,駛向越南海防港,標志著外貿進出口航線“惠州-海防”國際航班正式開通。這條航線主要為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及電子信息產業提供服務,貨物從惠州港出發僅需2天即可抵達海防港,可大大降低惠州企業物流成本。
近年來,大亞灣開發區大力推動惠州港加速從產業港向貿易港、產業港并重轉型,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打造大灣區乃至全國南北出海新通道。當前,惠州市港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力推進總投資約100億元的“三碼頭一庫區”(5萬噸級液化烴碼頭、10萬噸級多用途碼頭、5萬噸級液體散貨碼頭、公用液化烴庫)建設,這些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提升港口集疏運能力,為大亞灣石化產業開辟出更多“黃金通道”。
今年以來,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企業生產經營增勢良好。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7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13.7%,拉動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5月營業收入47.3億元,增長7.8%。多個行業保持快速增長,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70.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5.5%、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營業收入增長11.1%。
旅游消費持續升溫
今年“五一”前三天,大亞灣萬達廣場每天客流量突破10萬人次;6月13日,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后的永輝超市大亞灣萬達廣場店開業,聚集大量人氣。另一邊,惠州吾悅廣場和大亞灣翡翠山益田·假日公園等商場,也通過豐富多彩的主題營銷活動持續引爆消費熱潮。
隨著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持續發力,購置補貼、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出臺,大亞灣消費需求穩步釋放。上半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5億元,增長6.1%,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31.6億元,增長10.9%。“端午”“六一”雙節期間,旅游消費持續升溫,全區接待旅游總人數359.6萬人,增長18.5%;旅游總收入20.1億元,增長23.6%。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