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城近5年累計投入6億元建設醫療重點項目
年內重開基層醫療機構住院病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日前,“二十大精神在惠城——‘一把手’訪談”活動走進惠城區衛生健康局(以下簡稱“區衛健局”),區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鄒忠平表示,區衛健局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市委、區委全會部署,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重點中心工作,堅定不移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促進惠城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健康惠城建設。
惠城基層醫療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這是去年投用的市第三人民醫院橫瀝分院。
推動醫療基礎設施和人才學科建設
市第三人民醫院橫瀝分院、水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養結合項目已投入使用;河南岸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預計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近5年來,惠城累計投入6億元用于醫療重點項目建設,著力解決醫療衛生資源不均衡等問題,僅2022年實施的區醫療重點項目就有8個,其中5個已完工,基層醫療整體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鄒忠平介紹,今年,區衛健局將加快推動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市第二婦幼保健院新院、蘆洲鎮衛生院蘆嵐分院等項目建設。江北、江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慢病站升級改造工程(東江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年內將動工。“這些項目建成后將填補衛生領域短板,優化全區醫療資源分布,擴增床位約1300張,有效解決醫療衛生資源不均衡和山區居民看病遠、看病難的問題。”鄒忠平說。
除了提高醫療基礎設施“硬”實力,區衛健局還著力推進人才學科建設,提升醫療發展“軟”實力。目前,全區有2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0個市級醫學重點專科。今年年底將爭取新增3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項目。圍繞“骨干博士化、醫師碩士化、護理本科化”的人才梯隊建設目標,今年計劃二級以上醫院引進30名博士、100名碩士,招聘50名本科以上學歷專業型人才下沉基層,助推醫院高質量發展。
創建省級健康區提升居民健康素養
2022年11月開始,惠城區啟動創建省級健康區工作,大力推進健康社區、家庭、醫院、學校、機關、企業等健康場所建設,計劃到2024年11月完成創建,真正實現群眾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為“以健康為中心”。今年還將推動馬安鎮和汝湖鎮創建國家級衛生鎮、橫瀝鎮創建省級衛生鎮,為建設衛生強區、打造健康惠城筑牢基石。
去年,惠城區啟動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區,推動中醫藥區、鎮(街)、村三級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已建成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站中醫閣24間,剩余2間中醫閣也即將建設完成。今年該局將繼續落實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區創建、推進市第二婦幼保健院中醫科標準化建設及創建中醫藥省示范婦幼保健院、推動區中醫醫院醫聯體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健康惠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為全區群眾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中醫藥服務。
惠城區基層醫療服務不斷優化。
推進醫改政策落實,兜牢基層醫療“網底”
“以前到市里看病,大醫院人多離得又遠,很不方便。現在橫瀝分院建好了,設施很齊全,還經常有大醫院的專家坐診,大病小病我都可以就近看了。”說起基層醫療服務的變化,日前正在市第三人民醫院橫瀝分院就診的橫瀝鎮泰安村村民余叔忍不住點贊。
余叔享受到的實惠,得益于惠城區醫改政策的落地生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近年來,惠城區不斷推進覆蓋分級診療制度、醫聯體建設、對口幫扶、醫保支付方式、信息化建設等醫改舉措,兜牢基層醫療“網底”。
今年,區衛健局將重新開設汝湖衛生院、蘆洲衛生院、三棟衛生院、橫瀝鎮中心衛生院以及龍豐、河南岸、水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住院病區,實現“小病在社區、康復在社區”的目標。同時,積極探索“兩院一體”整合試點工作,盤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閑置資源。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周文媚 張俊峰 張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