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早造水稻優新品種現場觀摩暨配套技術培訓會展示18個品種
種植大戶:下半年就種南晶香占
惠州日報訊 (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張桂興 朱玉林)近日,位于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水稻良種良法示范區內的400畝水稻已經成熟,稻浪滾滾,奏響了豐收的號角。18個水稻優新品種穗穗顆粒飽滿,葉葉腰桿挺直……日前,由惠城區農技推廣中心聯合省農科院惠州分院共同舉辦的“惠城區2023年早造水稻優新品種現場觀摩暨配套技術培訓會”在這里舉行。
橫瀝鎮墨園村水稻良種良法示范區。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張桂興 朱玉林 攝
培訓會由惠城區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李秀玲主持,省農科院惠州分院、省農科院水稻所農業專家、區鎮(街)農技人員、鄉土專家以及種植大戶共6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本次培訓會特別邀請了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曉飛作題為《水稻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專題培訓,從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概念、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以及水稻主要病蟲害識別及應急防控等四方面作了細致闡述。
培訓圖文并茂,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干貨”滿滿。學員們表示收獲很大,回去將認真領會消化,學以致用。
聽完專題培訓,與會人員隨后來到觀摩會現場,觀摩對比示范區里面展示的18個水稻優新品種。
“這個品種一看稻穗就知道產量很高,起碼有上千斤。”“這個絲苗米品種稻粒細長細長的,聞起來還有股香味,肯定好吃”……與會人員一邊認真聆聽現場專家詳細介紹這批水稻的特性、產量、抗性、米質等,一邊深入田間仔細查看每個水稻優新品種的長勢表現,遇到心儀品種忍不住發出贊嘆,感慨水稻新品種更新換代的速度真是又快又好。
當看到品質優、抗性好、產量高的水稻品種——南晶香占,種植大戶簡秀英像挖到了寶,馬上向農技人員索要品種名稱,表示自己有十幾畝地,下半年將大面積種植這個優良品種。
惠城區農技推廣中心有關負責人說,通過建設水稻良種良法展示平臺,舉辦現場觀摩會培訓會,不僅使種植戶更加直觀真實地了解水稻優新品種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點,引導農戶科學選種和使用新技術,加快水稻新品種、新技術等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還提升了惠城絲苗米區域品牌效益,夯實糧食增產豐收基礎,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