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嚴學東 鐘暢)今年來,惠城區農技中心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不遺余力宣傳推介農機新裝備和機械化生產新技術,減輕農民勞動強度,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升規模化農業生產效率,不斷為惠城區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插上機械化、科技化的“翅膀”,助力譜寫田園生產的“豐收曲”。
日前,惠城區農技中心聯合市農科所到悅茂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調研新型多功能精量氣播(旱播)機與側深施肥技術,開展節水抗旱稻試驗種植的田間指導和調查。
農技專家、種植戶觀摩旱播機作業。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嚴學東 鐘暢 攝
悅茂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暢新指著新種稻苗介紹說,節水抗旱稻根系又白又健壯,活力好,長勢良好。
據了解,今年,惠城區農技中心聚焦“百千萬工程”和糧食安全生產,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加強與相關農科單位、育種公司交流聯系,創新引進4種節水抗旱稻及直播種植“南晶香占”,探索在缺水田塊栽培節水抗旱稻的新模式,豐富良種多樣性。
“這幾種節水抗旱的水稻品種達到預期栽種效果,當前要因地制宜繼續加強栽培管理。”市農科所專家林志強對旱播機與側深施肥技術予以肯定。
為提升撂荒地農機化生產水平,充分挖掘耕地潛力,為鄉村產業振興和撂荒地復耕復種提供科技支撐,日前,一場“晚造水稻飛播技術演示會”在馬安鎮健禾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基地開展,現場推廣水稻無人機高效直播新技術。
惠城區農技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水稻無人機直播和機械化精量旱直播都是節本又高效的先進種植技術。引進試種節水抗旱稻融合機械化直播,既可解決撂荒地種植品種難題又可提高功效、節省成本,保證糧食安全生產,推廣無人機直播也有利于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