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城引進與培育并舉打造裝備制造產業高地
前8月先進裝備制造業產值比增11.4%
擁有競爭力強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近年來,惠城區高度重視,將裝備制造產業列為“3+3+X”產業體系的主導產業,提出要發揮傳統優勢,堅持內外源并重、引進與培育并舉,打造裝備制造產業高地。去年,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實現產值92.1億元,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11.7%。今年1~8月,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繼續提速,產值同比增長11.4%,產業初具規模。
發展
去年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實現產值92.1億元
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生產技術裝備的工業的總稱,即“生產機器的機器制造業”,被譽為“工業經濟的心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
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如何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成為擺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題,機器換人是工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自然,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成為了新的產業藍海。
在惠州,得益于電子信息產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具有先天優勢。對于惠城區來說,同樣如此。當前,惠城區正著眼打造“四個惠城”,大力發展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狠抓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推動經濟呈現持續向上向好發展態勢。2020~2022年,惠城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分別完成553.8億元、687.2億元、790.5億元,年均增長8.3%。
制造業迅速發展,讓惠城區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生產機械設備的裝備制造企業,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對此,惠城區將裝備制造產業列為“3+3+X”產業體系的主導產業,提出要發揮傳統優勢,堅持內外源并重、引進與培育并舉,打造裝備制造產業高地。
產業發展效果也是明顯的,體現在工業產值貢獻上,去年全區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是電子信息、新能源、先進裝備、汽車(零配件)、新材料,其中,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實現產值92.1億元,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11.7%。今年1~8月,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繼續提升,產值同比增長11.4%。
布局
培育龍頭企業推動制造業智能升級
火車跑得快,全靠龍頭帶。要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引進培育龍頭企業是關鍵。對此,惠城區依托我市“2+1”現代產業體系,瞄準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持續引進培育一批“叫得響”的企業,涌現出利元亨、寶惠等一批制造龍頭企業,其中利元亨已躋身全球第一梯隊的鋰電裝備頭部企業之列。
據統計,目前全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1家、超5億元的企業1家、超億元的企業10家,先進裝備領域龍頭骨干企業1家。電子通信設備、新能源等裝備制造產業已形成具有較強實力的產業帶。
利元亨生產車間。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是企業走向質量、效益和市場型發展軌道的必經之路,機器換人成為了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為此,惠城區積極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技改工作,推廣應用新型傳感、嵌入式控制系統、系統協同技術等智能化制造技術。這些技改,不僅幫助企業轉型發展,也在內擴充了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如今,惠城區裝備制造企業服務惠州本土“定制式”客戶情況越來越多。
數據顯示,近3年工業投資年平均增長30.6%,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由16.7%提升至21%。目前全區擁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技術中心35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技術中心7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7家,眾創空間10家,在孵企業158家。當前,全區使用工業機器人的企業達到270余家,利元亨、先進科技、力王等骨干企業的主要工序已實現數字化、智能化。
扶持
出臺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條措施
扶持制造業企業,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惠城區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幫助企業項目加速落地投產達產,鼓勵獎勵企業轉型升級。
從2019年開始,惠城區陸續出臺《惠城區扶持與鼓勵新增工業企業提質增效發展獎勵措施》《惠城區鼓勵支持新型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惠城區加快產業人才引進培育方案》《關于加快推進工業平臺園區招商入駐企業審核、辦證、裝修、投產、納統的六條工作措施》等政策。為支持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近期還專門出臺《惠城區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條措施》。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惠城區還出臺八項重點措施和簡化涉企檢查五條工作措施等系列方案,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水平。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聯合驗收工作機制,實現項目“摘牌即開工、竣工即驗收、驗收即投產”。
惠城區還成立區企業服務中心,開設“惠城企通”微信公眾號,定期召開企業服務聯席會、早餐會,建立健全與企業面對面交流機制。推行企業服務專員制度,設置“惠幫辦”專窗,全面落實各項惠企利企政策,為裝備制造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這一系列措施加快推動了項目落地建設,其中就有不少裝備制造產業項目。
相關新聞
區政協專題調研裝備制造業發展時建議
突出重點主攻三大細分產業
今年4~8月,惠城區政協專題調研了惠城區裝備制造業發展,形成“推動城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創新發展”調研報告,針對目前的發展現狀和問題提出了建議。
報告建議,要強化頂層統籌設計,進一步明晰發展規劃。著眼“2027年全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確立階段性發展目標、細分重點發展領域、明確主要工作任務,成立先進裝備制造業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快速響應企業訴求,持續推進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
同時,突出重點精準發力,主攻三大細分產業:集聚發展優勢,主攻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業;立足現有基礎,主攻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緊跟發展形勢,主攻新型儲能技術裝備產業,搶占產業高地。全力培育龍頭鏈主企業,不斷壯大產業鏈生態,圍繞重點領域和標志性產業鏈,大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龍頭企業。
在產業園區建設方面,要進一步夯實發展平臺。規劃設立特色園區,依托利元亨項目,將馬安南園規劃定位為先進制造產業發展區,推動先進制造產業向該園區聚集。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要不斷完善產業支持政策,積極完善升級招才引智政策,柔性引進高端人才。加強對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重點發展領域、重大項目及重大研發的支持。在地價補貼、固投補助、經濟貢獻獎勵等給予更多便利條件,不斷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本組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鄧惠婷 特約通訊員周文媚 通訊員蘇曉新 趙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