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橫瀝增湖村盤整土地、引進企業發展葡萄柚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栽下甜蜜果 走上黃金道
“柚”是一年豐收好時節。眼下,位于橫瀝鎮增湖村的惠州市潤豐生態農場里,800畝黃金葡萄柚已進入采摘季,一個個沉甸甸的“金果果”掛滿枝頭,奪人眼目。
黃金西柚又名“葡萄柚”,汁多味濃,口感香甜,在市場上頗受消費者青睞,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位于橫瀝鎮北部的增湖村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有著“半山半水綠滿村”的優越條件。在村“兩委”班子帶領下,增湖村通過盤整土地、引進企業發展葡萄柚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葡萄柚皮薄汁多,果肉無渣口感清甜
當下正是葡萄柚收獲的季節。只見綠植掩映中,一顆顆渾圓飽滿的葡萄柚綴滿枝頭,整個林子里飄散著淡淡的香氣,果農們穿梭其中,忙著采摘、搬運,并進行挑揀、打包,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村民采摘葡萄柚。
“今年的果色澤金黃,特別甘甜多汁……”在惠州市潤豐生態農場的倉庫內,畢文杰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切開一顆西柚,豐富的汁水順著果皮滴落,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柚子清香。
據悉,葡萄柚果實密集,呈簇生長,似葡萄成串垂吊,因此得名。畢文杰告訴記者,農場種植的葡萄柚來自寶島臺灣,是稀缺品種,果肉似果凍橙,一口咬下,仿佛含了一口“深水炸彈”,味道純甜,而且手動就能榨出許多汁水。
“今年收成的葡萄柚品質好,不論產量還是口感都優于去年!碑呂慕苷f,為了提升口感,今年農場邀請來自福建漳州的農技人員前來技術指導。目前,每棵果樹產量約200斤,總產量預計200萬斤,采摘期將持續到元旦前后。
“葡萄柚最大的特點是皮薄,果肉汁水非常飽滿,口感清甜,果肉無渣,可食用率極高。”畢文杰介紹。優質的口感,精美的包裝,葡萄柚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巨大的產量,依然面臨銷售難題。目前農場正積極對接省內外市場,同時開拓抖音直播等線上銷售渠道。
帶動村民就近就業,打通致富“黃金通道”
一顆顆掛滿枝頭的黃金葡萄柚,不僅為村莊的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帶動農戶收入持續增長。這個果園曾是一片閑置荒地,2012年,惠州市潤豐生態農場來到增湖村,被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吸引。
葡萄柚皮薄汁多,口感清甜。
“增湖村遠離城市,地處東江飲用水源地帶,三面環山,土壤富含有機物,光照充足,很適合種植柚子,當時我們就承包了1000畝土地!碑呂慕芨嬖V記者,在品種選擇上,他也曾走過很多彎路。前幾年引進的蜜柚雖然口感不錯,但因皮厚、果肉口感不佳導致銷量并不理想。經過市場調研和多次嘗試,最終選擇了臺灣葡萄柚進行規;N植。
“經過10年耕耘和探索,今年迎來第一年豐收年,總產量預計200萬斤。”畢文杰說,目前葡萄柚小部分通過網絡平臺銷售和游客休閑采摘,大部分供應農批市場、鮮果超市、榨汁店和飲料加工廠。
當前正值采摘期,每天都有150多名周邊的村民在農場工作,梁愛群就是其中一員。她告訴記者,在果園里打工每天工資近150元,足夠家庭的日常開銷,“企業進來了,不僅向村民租地種植葡萄柚,還為我們提供了工作崗位,閑時可以在地里做工賺錢,再也不用為作物的收成發愁了。”
接下來,增湖村將加強產業規劃,計劃以葡萄柚種植作為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通過與鄉村休閑旅游的有機結合,吸引游客前來采摘水果、欣賞田園風光、品嘗特色農家菜,帶動周邊農民穩定增收,讓葡萄柚真正成為增湖村的甜蜜果,打通村民致富“黃金通道”。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鄧惠婷 特約通訊員周文媚 通訊員王萌 李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