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一縷陽光》獲省魯迅文學藝術獎
該音樂劇是目前我市唯一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大型劇目
惠州日報訊 (記者鄧惠婷 通訊員方得弟)日前,由惠城區文廣旅體局報送的音樂劇《一縷陽光》入圍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藝術類),喜獲音樂類大獎。據悉,此次共評出藝術類獲獎作品66個。
《一縷陽光》劇照。惠州日報記者鄧惠婷 通訊員方得弟 攝
為更好弘揚雷鋒精神、傳播正能量,由惠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現市文廣旅體局)指導,惠城區委、區政府出品,惠城區委宣傳部和區文廣新局(現區文廣旅體局)共同打造了大型都市愛心音樂劇《一縷陽光》。該劇以“全國道德模范”“廣東好人”“惠州好人”、惠州市救撈隊隊長趙喜昌為原型,是惠城區2017年精心打造的文藝精品。當年11月1日至3日,該劇首演3場,場面火爆,演出劇院西湖大劇院10年來首次臨時加座百余張。為滿足廣大市民的觀演需求,首演后又陸續加演6場,依然是場場爆滿。
《一縷陽光》在廣東省內巡演30余場,市民反響熱烈。該劇不僅入列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資助項目,也是目前惠州市唯一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大型劇目。
劇情簡介
《一縷陽光》根據全國首屆文明家庭獲得者、“廣東好人”、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義務救撈隊隊長趙喜昌及其志愿者救撈隊的動人事跡改編創作而成。
故事發生在廣東惠州,劇中主人公高鐵軍和妻子來到惠州幫女兒看孩子。在江邊晨練時,偶遇有人跳江,身為退伍軍人的高鐵軍縱身躍入水中,路過此地的李明也同時毫不猶豫地跳進東江。兩個素不相識的人一同把跳江男子救上來,從此他們結為兄弟。兩兄弟水性都很好,于是決定成立義務救撈隊,營救溺水者,打撈溺亡者。
高鐵軍的想法遭到家人的堅決反對以及身邊人的冷眼和不理解。高鐵軍沖破阻力,毅然決定與李明開展救撈隊的工作。在他們的感召下,許多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義務救撈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們共營救落水者58人、打撈溺亡者600多人。他們把防溺水經驗編印成冊,無償送到學校,還在學校開辦防溺水講座,并普及防溺水知識。(鄧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