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東坡祠有位漢服小姐姐
黃祎然開設公益性質漢服店傳播東坡文化
近年來,“國風熱”讓漢服逐漸走入大眾視野,并收獲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近日,記者走進橋東街道東坡祠發現,這里“住”著一個宛如穿越千年時空、舉手投足間盡顯古代女子風姿綽約的漢服小姐姐——黃祎然。
點茶體驗活動。
作為漢服資深愛好者,她結合漢服推廣東坡文化,她說:“以復原漢服裝束為初心,結合傳播東坡文化,通過東坡祠開展文創活動,讓大家一起來體驗宋代文人生活,沉浸式開展傳統手工藝公益體驗項目,讓更多人了解古代藝術。”
受邀拍攝東坡祠宣傳片
“漢服并非漢朝的服飾,而是漢族的服飾,此漢是民族屬性,而非朝代屬性。”黃祎然說。
歷朝歷代的漢服都具備獨特形制。黃祎然喜歡翻閱史籍文獻,上網查看出土文物及壁畫,觀看紀錄片,研讀古詩詞句對古漢服的描寫。從漢服色彩圖案、材質紋路,再到頭飾妝容、身份與服飾的匹配、服裝與場景的搭配,她都如數家珍。
她表示,復原裝束關鍵是力求接近真實細節,不僅是服飾還有妝容,發髻是否夸張,花鈿大小是否合適……她都一一翻閱書籍逐一確認,盡可能重現古代漢服審美。
漢服照。
2022年,機緣巧合之下,黃祎然受邀拍攝東坡祠宣傳片《佳人相見一千年》,扮演王朝云一角。拍攝過程中,黃祎然發現東坡祠環境幽靜、“隱于鶴峰,顯之故祠”的古風建筑很適合融合大宋四雅推廣東坡文化。
“點茶、焚香、插花、掛畫”合稱大宋四雅,是宋代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方式。“傳播東坡文化,首先要尋找環境結合點,置身東坡祠場景,再通過復原裝束,體驗‘大宋四雅’,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體驗古代文人雅致生活。這樣大家就會發現,其實古代藝術離我們生活并不遠。”黃祎然說。
于是,在東坡祠園區的支持下,黃祎然在景區內開設了一家公益性質的漢服店,來者換上漢服體驗“大宋四雅”、剪紙、游園等文化項目,活動一經發布,名額迅速被報滿。
活動正式開始前,她會邀請東坡祠“網紅保安”陳向東給大家講解東坡文化,表演古箏、吟誦唱詞。
“一場活動下來,大家既能收獲關于東坡文化的知識,又能體驗傳統文化手工項目,還能培養青少年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增進親子關系。”黃祎然說。
漢服店儲備漢服300到400件
黃祎然說:“在探索、傳播傳統服飾和傳統文化過程中,吸引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完成每次活動,這是意義所在,沒有大家的支持和幫助是很難堅持下來的。”倘若舉辦一次活動需添置新用品,她也總是不計成本,只求能達到自己心中的標準,如今,她小小的漢服店里已經儲備了300到400件漢服。
起初,家人對黃祎然不計回報的投入不理解,但黃祎然的堅守與熱愛,讓越來越多人關注漢服文化、東坡文化,家人也默默地成為她堅強的后盾。如今,黃祎然的兒子也成為漢服愛好者,由衷地喜歡上東坡文化。
她表示:“古代美學與現代審美是相通的,東坡文化的傳播需要加以引導,融合更多元化的形式去推廣,真正讓東坡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葉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