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三棟鎮政府主導、社工輔助實施居家安全改造
35戶困難家庭住得更舒適
李秀昌老人家中裝上了新的電熱水器。
黃榮光家的老房子加裝了頂棚,再也不用擔心雨天漏水。
今年79歲的惠城區三棟鎮鹿頸村村民李國祺是一位智力殘障人士,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一直由其妹妹李建連一家照顧,被政府納入兜底民生服務對象。近日,三棟鎮為李國祺居住的老舊平房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在廁所安裝了扶手,把直排式熱水器換成了電熱水器,還配置了一套新桌椅和拐杖。“現在我哥在家里住著放心多了,我們照顧起來也更省心。”李建連對政府開展的援助行動深表感謝。
農村居住環境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改造的是房屋,溫暖的是民心。三棟鎮黨委政府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4月開始全面開展農村困難群眾和特殊人群的住房條件與居住環境改造工作,讓他們住上“安全屋”“幸福屋”,有力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補裂縫裝頂棚,低保戶老房子不再漏雨
今年“五一”對于三棟鎮陶前村畬頭村民小組村民黃榮光一家來說,是個幸福的日子,家中住了30多年的房屋經過3天改造,終于告別了雨天漏水、夏天熱得像蒸籠的歷史。
日前,記者跟隨三棟鎮“雙百”社工站社工來到黃榮光家,只見一棟一層半的小樓房經過歲月的侵蝕已顯得灰頭土臉,“前段時間每天下大雨,屋頂漏水,房間里的床和物件都被淋濕了。”黃榮光說。黃榮光家是低保戶家庭,老兩口已70多歲,妻子患有心臟病,需長年吃藥,兒子因病于2009年去世,兒媳改嫁后留下兩個年幼的孫女與老人相依為命,一家四口僅靠低保金維持生計。“每次漏水我就搞點水泥修補一下樓頂的裂縫。”黃榮光說。
不過現在房屋漏水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三棟鎮“雙百”社工站副站長黃偉聰介紹,近期三棟鎮開展針對困難群眾以及特殊人群的居住環境改造工作,社工在日常走訪中了解到黃榮光家的情況后,及時上報鎮政府,將其列入改造名單。該鎮籌集資金2.4萬元,為黃榮光家的房屋加蓋100多平方米的鋼結構樹脂瓦頂棚、前后增加排水槽和排水管,徹底解決房屋漏水問題。不僅如此,還為他家中樓梯安裝了不銹鋼扶手,消除了上下樓梯的安全隱患,讓黃榮光一家居住得安全、放心。
告別電熱棒燒水,獨居老人用上電熱水器
除了對困難群眾的老舊房屋進行修補,改善其住房條件,對屋內仍在使用的老舊熱水器、燃氣灶進行更換以及對老舊電路等進行更新,消除潛在安全隱患,也是此次開展困難群眾居住環境改造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棟鎮上洞村低保戶李阿姨家中存在線路老化、超期使用、走線雜亂等嚴重安全隱患問題。在不影響李阿姨家庭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工作人員根據其日常習慣需要,拆除了原有的電線、開關、線盒以及電燈等,并進行全新改造。改造結束后,看著家中線路變得整齊又安全,李阿姨露出滿意的笑容,拉著工作人員的手表示感謝:“以前我確實有點擔心家里的線路會漏電,現在你們免費幫我更換,我們放心多了。”
工作人員還為上洞村五保戶李秀昌家實施居住環境改造。李秀昌是獨居老人,此前洗澡一直使用電熱棒加熱燒水,煮飯也是使用一個陳舊的單爐燃氣灶,安全隱患顯而易見。
“阿叔,您這燃氣灶用太久了,要淘汰了,屋里還沒有排氣孔,很容易發生燃氣中毒的。這次給您換了新的燃氣灶,以后使用的時候也要打開排氣扇通風啊。”在實施改造中,工作人員為李秀昌更換了全新的電熱水器以及燃氣灶,并加裝安全排氣孔,同時提醒他注意安全事項。試了下燃氣灶,又打開新熱水器,看著熱水很快流出來,李秀昌開心地感嘆道:“以后洗澡再也不用等著燒熱水了!”
籌集善款實施改造,惠及困難群眾84人
記者了解到,三棟鎮在推進困難群眾以及特殊人群的居住環境改造工作中,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堅持“政府主導、社工輔助、群眾參與、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的原則,力求在保障住房安全的同時,充分尊重群眾意愿,提高群眾滿意度。
從今年3月開始,三棟鎮“雙百”社工站在鎮黨委政府的統籌安排下,對全鎮范圍內的兜底民生服務對象進行全面排查,摸清群眾房屋的基本情況,為改造工作提供數據支持。根據排查結果,詳細制定改造計劃,明確改造任務、目標和時間表,確保改造工作有序推進。
黃偉聰介紹,本次項目依靠“雙百”社工駐村在場優勢,充分利用“2023年首屆中華慈善數字公益節”募捐資金和發動愛心企業,共籌資近6萬元,截至目前共實施居家安全改造35戶,惠及困難群眾共84人。其中,特困對象14戶、低保對象21戶。項目涉及使用直排式熱水器改造7戶,使用無熄火保護裝置、無3C認證或使用年限超8年的燃氣具更換19戶,房屋裂縫漏水修補4戶,住宅電線線路老化裸露改造15戶。
談到接下來的工作,黃偉聰說:“鎮里近期又籌集了約10萬元善款,接下來我們將通過社工繼續深入摸排,將了解到的困難群眾服務需求及時反饋到鎮里,繼續推進困難群眾的居住環境改造。”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劉建玲 李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