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說新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我”主題宣講大賽落幕
詮釋責任擔當 激發奮進力量
為營造團結奮進的濃厚氛圍,充分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惠城區取得的歷史成就和豐碩成果,進一步推動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奮力建設現代化一流中心區,12月6日,惠城區舉辦“惠說新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我”主題宣講大賽決賽。
理論宣講春風化雨,“惠說新語”浸潤人心。據了解,在市委宣傳部和市委講師團的指導下,惠城區委宣傳部自9月以來在全區范圍內啟動宣講大賽,機關干部、市民群眾踴躍參與。大賽共有27組選手報名參加,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決賽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以及若干優秀獎和優秀組織獎。
選手講述各行業高質量發展故事
“在平均海拔3700米的土地上,她的足跡遍布朗縣30多所美麗的校園。她扶老攜幼,為助力西部教育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來自惠城區教育局的選手代表詹莎琪用“一件珍貴的志愿服”的故事,講述了惠州首批到冊亨縣開展教育幫扶的支教老師魯麗明的感人事跡。
宣講大賽現場。
“今年是我回村的第5年。起初,大家質疑我年紀小經驗少、不能扛事兒,我選擇了踏踏實實地用行動回應。在村子成立首支志愿服務隊,手把手教村里新疆同胞學漢語,協同學校解決學生輟學問題,上門指導村民正確用藥……”“95后”農村干部陳鈺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年輕一代的責任與擔當。
在《追夢·筑夢·圓夢》情景劇宣講中,現場觀眾“穿越”時光,見證了幼兒園里的溫馨變遷,從上世紀80年代的托幼服務到90年代的保育教育相結合,再到新時代的教育先鋒,每一幕都是對學前教育深情的致敬,展現了教育的溫度和時代的進步。
“10年來,全國專家近200人次參與,籌集善款1360萬元,400多名聽障兒童得到救助,孩子們組成聽障兒童合唱團,為他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選手陳述以《讓美好“發聲”》為題,講述了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聽到的美好”公益項目,展現了全民健康理念的生動實踐。
決賽現場,10組選手依次登臺,結合情景劇、背景音樂、PPT等表現形式展開宣講,圍繞個人成長、行業發展、地方發展奮斗、趨勢變化及前景展望等主題,以“小切口”敘述“大主題”,講述各行各業高質量發展故事,暢談惠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示了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從百姓視角出發,用鮮活的語言形成情感共鳴,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
最終,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推薦的陳述、江北街道辦事處推薦的陳鈺怡獲得一等獎,另有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惠城區教育局、江北街道辦事處、橫瀝鎮人民政府獲優秀組織獎。
持續擦亮“惠說新語”宣講品牌
決賽現場,選手們展現了惠城宣講的高水平,充分利用舞臺空間,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宣講黨的創新理論。這場宣講活動為未來宣講走進基層社區、走進各類群體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借鑒與示范。
近年來,惠城持續強化多元聯動,打造“惠說新語”宣講品牌。統籌利用“1+16+N”宣講體系,成立由區委主要領導擔任團長、區四套班子領導組成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區委宣講團。同時,精心打造由黨員模范、教師骨干、青年、婦女、工人、退役軍人、惠城好人、企業家等代表組成的16支特色宣講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由惠城區推薦的宣講員陳述,憑借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聽到的美好”公益項目故事,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勇奪廣東省“粵講粵精彩”演講比賽桂冠,并獲最佳網絡人氣獎;宣講作品《此心歸處》獲市宣講比賽二等獎。
接下來,惠城宣傳系統將持續擦亮“惠說新語”理論宣講品牌,通過“惠說新語”理論宣講大賽,構建宣講工作人才庫,制作理論宣講微視頻,擴大理論宣講傳播度、影響力。加大對惠城區“1+16+N”宣講體系的統籌力度,廣泛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不斷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葉文青 通訊員劉海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