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白花河防洪排澇治理工程主體基本完工
將全面發揮防洪排澇功能,大大改善白花鎮城市景觀
近期,位于惠東縣白花鎮的白花河莆田河水閘和鎮區閘站,工人們正在加緊調試機器,迎接即將到來的汛期。
白花河是白花鎮主要的分洪河道。此前,白花鎮呈現“一年一小澇,五年一大澇”的情況,影響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隨著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的進駐,白花河整治勢在必行。
為此,惠東縣于2018年底著手規劃白花河防洪排澇治理工程,并于2020年10月28日正式動工建設。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如今該項目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上述閘站就是建設成果體現。今年汛期,白花河將全面發揮防洪排澇的功能,該項目力爭年底前全面完工。
白花河防洪排澇治理工程主體工程基本完工,白花河面貌一新。
工程計劃年底全面完工
傍晚的白花鎮莆田村,不少村民漫步在白花河岸邊,經過整治的白花河已經大變樣。“之前,白花河兩岸雜草叢生,污水橫流,最要命的是暴雨天氣很容易內澇。”村民馮春民說,如今,經過清淤和治理,河水碧綠,岸邊防洪坡鋪上青草,不但提高了防洪排澇的能力,白花河岸還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據介紹,白花河為西枝江一級支流、東江二級支流,全長33.6公里,集雨面積183.8平方公里,貫穿白花鎮全境。多年來,白花鎮呈現“一年一小澇,五年一大澇”特點,是惠東縣乃至整個西枝江流域洪澇災害發生頻率最高、受災最嚴重的鎮。特別是2018年的“8·30”洪災中,白花鎮受淹面積180平方公里(占全鎮總面積的88.4%),圩鎮段受浸最深4米,受災人口約10萬人(占全鎮常住人口的88%),受災企業80多家,直接經濟損失約5億元,災情十分嚴重。
隨著白花鎮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等重大項目落戶,市、縣兩級政府決定加速推進解決白花河內澇這一隱患。惠東縣政府于2018年底著手規劃,提出白花河防洪排澇治理工程項目,并于2020年9月8日完成省級立項,同年10月28日正式動工建設。
據介紹,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3.15億元,建設內容有新開分洪河道3.9公里,建設堤防(含加固達標)17.37公里,新建排澇泵站2座、水閘6座、虎徑截洪渠0.91公里,河道綜合整治3.2公里。工程計劃于2023年12月全面完工,建設工期36個月。
新開分洪河兩岸將建成新的景觀帶
日前,惠東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隊檢查白花河防洪排澇治理工程防汛和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惠東縣水利、應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門負責人陪同檢查。在白花河莆田河水閘和鎮區閘站,相關負責人實地察看了閘門啟閉、泵房及管理營地建設有關情況,提出做好閘門啟閉設備的維修養護工作,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閘門啟閉設備安全、工程安全正常運行,為安全度汛提供堅實保障。同時,將加快鎮區閘站附屬設施建設和掃尾工作,加強泵站維護和日常管理,不斷提升泵站管理水平,扎實做好防汛各項工作。
據了解,白花河防洪排澇治理工程項目建設的主要任務為防洪排澇兼顧生態修復,防洪標準為鎮區“20年一遇”,其他防護區為“10年一遇”,排澇標準為“10年一遇”。截至目前,累計完成投資約13億元,基本完成項目主體工程,正在實施防汛道路硬底化及其他配套設施等收尾工作。這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汛期,白花河將全面發揮防洪排澇功能。
隨著該項目收尾工作的繼續推進,白花河將有效解決白花鎮鎮區水患。同時,新開分洪河兩岸將建成新的景觀帶,大大改善白花鎮的城市景觀,有效促進白花鎮的城市開發建設。3.9公里長的新開分洪河在白花鎮形成了一個新的沿河景觀帶,大大提升了新開分洪河兩岸的土地價值,有效促進白花鎮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也將大大降低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河道下游的水位,提高產業園防洪標準,促進產業園經濟發展。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是惠州市委市政府重點打造的工業園區,規劃年產值達到4000億元,白花河防洪排澇治理工程的建設有效保障了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的防洪安全,促進產業園經濟發展。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葉衍達 通訊員羅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