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惠東范和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穩步實現村強民富

原標題

惠東范和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穩步實現村強民富

山海交融古韻長 “富饒之地”今勝昔

  在600年古村徜徉,觸摸歲月痕跡;打卡海角燈塔,感受海闊天空……坐落于惠東稔平半島西北端的范和村是“中國古村落”和“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這個建于元末明初的村落,山海交融,古韻悠長,風景獨特,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打卡游玩。

  近年來,惠東縣稔山鎮范和村以黨建引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同時,大力挖掘古村落歷史文化資源,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和特色水產養殖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2023年11月,稔山鎮范和村入選廣東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村。接下來,范和村將因地制宜,以提升人居環境為抓手,以推動鄉村治理為基礎,以促進產業振興為依托,穩步實現村強民富,景美人和。

范和村因地制宜,銳意進取,穩步實現村強民富,景美人和。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哈鵬 攝

  古今交融

  環境整治常態化,古村顏值更美麗

  從古色古香的牌坊進入范和村,很快就來到村里的游客服務中心廣場,沿著廣場一側的登山道就可以登上全村的制高點——豬山公園。

  “豬山”因形似憨態可掬的小豬而得名,登上豬山頂,可以鳥瞰整個范和村:600年的古村落、壯闊的范和港、雄偉的海灣大橋以及藍天大海融為一體,蔚為壯觀。

  范和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陳華連介紹,范和村建于元末明初,歷經600多年風雨滄桑,至今仍有大片保存完好的古圍屋,包括羅岡圍、吉塘圍、尚德圍、長興圍等,范和村也因此先后被評為“中國古村落”“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

  行走在范和村里,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這里不僅有古老的戲臺、古樸的建筑、青石板小巷,還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現代化小洋樓、寬敞的瀝青路……整個村干凈整潔,公園廣場里不時有村民在聊天說笑,一派和諧景象。

  這幅古今交融的美麗鄉村畫卷,得益于近年來惠東開展的新農村示范片建設。陳華連介紹,早在2017年,范和村與周邊的長排村、大墩村和芙蓉村一起,納入了惠東縣省級新農村示范片項目,其中,范和村以“漁舟唱晚、醉美古村”為主題,打造觀光旅游、休閑娛樂服務片區。

  范和村抓住機遇,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全村人居環境,有序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如今,范和村已全面完成大路街等道路的升級改造及農村道路硬底化、自來水供水、公廁改造升級、范和河清水治污工程、污水管網建設、完善垃圾收運和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村莊整體環境不斷改善,村容村貌整潔美觀。

  在這個過程中,范和村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黨員帶頭示范,組織發動社工志愿者團體開展“美麗鄉村三大行動”等志愿活動,調動大家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動性積極性。“我們村里的人居環境整治已經常態化開展了,基本上每天都在做,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的環境衛生,都是大家一起來維護。”

  基層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涵養文明鄉風

  范和村總面積超過15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小組,村民有1.2萬人,是全市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范和村不僅地廣人多,姓氏也多,50多個姓氏的村民聚集在一起,曾經是一個矛盾糾紛突出、社會治安混亂的區域。

  陳華連介紹,近年來,在惠東縣和稔山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組織下,范和村積極探索基層治理路徑,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實現了鄉村治理的根本轉變。

  在范和村口,白墻灰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及廣場,是村里的地標之一,也是村里最熱鬧的地方。這里有新時代文明實踐展覽、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展館等,還有文明實踐活動室、閱覽室、舞蹈室等陣地資源,一到節假日總是吸引許多村民來此參加活動。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范和村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鄉村文明和諧。范和村依托本土文化資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古村文化融入村民的生產生活中,實現鄉風文明。同時,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非遺傳習室、象棋文化廣場、白字劇活動社等文化功能場所,打造文化陣地。另外,定期舉辦迎媽祖旅游文化節、端午龍舟賽、漁歌比賽等民俗文化節慶活動,煥發農村鄉風文明新氣象。

  在加強鄉村治理方面,范和村創新運用“網格治理法”,組織黨員開展入戶走訪、結對幫困、志愿服務,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熱情,形成鄰里間文明和諧、團結友愛等良好風氣。范和村還組織成立了村民理事會,并充分發揮黨員、村組干部等作用,廣開言路,認真聽取社會各界聲音,形成共議、共商、共建、共管的新農村建設和諧氛圍。尤其是在協助調處鄰里矛盾方面,采取道德教化、情理結合方式不斷推動鄉風文明提高。

  同時,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全面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范和村景美人和,成為市域社會治理示范點,先后獲得“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惠州市文明村示范點”“惠州市十佳民主法治村”等榮譽稱號。

  產業振興

  發展海產養殖,帶動村民增收

  范和古稱飯羅岡,亦稱飯籮岡,而飯籮有“富饒之地”的含義。早在數百年前,范和就靠著枕山面海的優越地理位置,開展鹽業生產和貿易活動,成為沿海一帶的“富饒之地。”

  如今,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范和村也充分利用村里擁有2500多畝海灘涂、2.5公里海岸線的資源優勢,發展水產養殖業。陳華連介紹,近年來,范和村按照政府引導、民間組織、市場運作的方式,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化組織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將撂荒的耕地、鹽田改造成高水位海蝦養殖,增加了村集體和農民收入。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范和村的源昇水產養殖場,只見一個個大棚內,一池池咸淡水中,一只只金剛蝦躍出水面,幾名工人站在池邊,拉起蝦籠,把蝦倒入筐中,接力運上岸,準備裝車出售。青灰色的金剛蝦健碩肥壯,在蝦籠里不停跳躍,工人們的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該養殖場技術員肖強介紹,養殖場現有工人40人,一半以上是范和村人。目前,蝦的行情還不錯,金剛蝦約20頭1斤,批發價50元左右;白蝦約40頭1斤,批發價20~25元。“我們養的蝦主要銷往廣州、深圳、杭州等地,銷路很好。”肖強說,該養殖場現有養蝦水體約70畝,39個養蝦池,平均畝產5000多斤,一年可以養3茬,收益相當可觀。

  陳華連介紹,目前范和村僅養蝦產業年產值已經達到1.5億元,村民參股人數200人左右,在促進村民“家門口”就業的同時,帶動村民發家致富。同時,范和村整合古村風貌、田園風光、海洋生態、民俗文化等資源,重點打造古村觀光、果蔬采摘、騎行出海、趕海捕魚、曬鹽下棋等體驗式旅游精品,打造觀光旅游、休閑娛樂服務等業態,推動文旅發展。2023年,范和村集體收入預計達到60萬元。

  惠州日報記者駱國紅 香金群

編輯:羅秋玲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北县| 辽阳市| 霍州市| 蒲城县| 栾川县| 南漳县| 明溪县| 湖口县| 长海县| 堆龙德庆县| 夹江县| 牙克石市| 商都县| 玉山县| 承德县| 义乌市| 诸暨市| 南部县| 瓮安县| 商城县| 湖南省| 财经| 汨罗市| 涟水县| 北辰区| 贵南县| 花莲市| 慈利县| 镇雄县| 衡阳县| 云梦县| 西贡区| 英德市| 法库县| 双柏县| 武隆县| 海晏县| 景宁| 禹州市| 区。|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