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開展耐鹽水稻大面積生產示范
科技喚醒撂荒地 向鹽漬地要糧食
插秧機轟鳴駛過,一株株稻苗穩穩扎入田間,綠意盎然間,傳遞著希望的喜悅……日前,在惠東縣平海鎮碧甲村百畝耐鹽水稻生產示范基地,曾經的撂荒地再次披上綠衣。
農戶在種植耐鹽水稻。
在這里,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聯合惠東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忙著指導農戶開展耐鹽水稻插秧工作,現場講解插秧注意事項,要求施足基肥、插足苗數,抓好插后大田管理,確保試驗示范工作取得成功。
我市惠東鐵涌、平海、稔山等沿海鄉鎮有大量灘涂農田,因常年海水倒灌和積水造成土地鹽分集聚、土壤含鹽量過高,導致土地無法種植農作物而長期丟荒。近兩年,聚焦“百千萬工程”實施,為充分挖掘鹽漬化耕地綜合利用潛力,全力保障糧食安全,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科學推進鹽漬化耕地復耕復種工作,建立耐鹽水稻試驗示范基地,成功篩選出南新油占2號、南桂占、莉香占等耐鹽水稻品種。
“去年我們試種了南新油占2號,高耐鹽和高產、優質的優勢種性突出,具有較好的推廣前景。”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技人員介紹,今年早造,他們繼續推進耐鹽水稻示范工作。在平海鎮碧甲村、鐵涌鎮河潭村及稔山鎮竹園村的鹽漬地上,建立耐鹽水稻生產示范基地,大面積示范種植南新油占2號,合計約400畝。通過大力示范推廣耐鹽水稻品種及配套種植技術,召開現場觀摩會和技術培訓班,輻射帶動周邊沿海地區擴大種植,用科技讓撂荒鹽漬地重新復蘇成為良田。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通訊員單澤林 蔣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