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東縣紅色旅游推介大會暨高潭鎮第二屆端午粽子文化節舉行
高潭首發文創IP“高火火”
為大力推動紅色革命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交織融合,打響“山;輺|”“東江紅都”和“高潭灰水粽”品牌,昨日,由惠東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高潭鎮人民政府主辦的傳承革命星火·“粽”享魅力紅都——惠東縣紅色旅游推介大會暨高潭鎮第二屆端午粽子文化節在高潭老蘇區革命紀念堂、馬克思街舉行。
紅色旅游資源與傳統民俗深度融合
“本次活動將紅色旅游資源與傳統民俗深度融合,全面展現惠東紅色旅游旺盛的生命力,是我縣積極推動紅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被輺|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曹慧說。
惠東地處東江腹地,有著深厚的革命傳統和光輝歷史。革命紅色基因在歷史進程中一脈相承,賦予惠東深厚的內涵和特有的氣質。在惠東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紅色文旅資源星羅棋布,紅色文化璀璨奪目,紅色種子播撒在多個鄉鎮,比如高潭中洞革命老區、安墩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公園、平山百坵田、稔山東江紅軍出港紀念園、港口英雄民兵連、白花蘇峰四角樓、多祝八維村和梁化謝洞革命老區等等。
活動伊始,邀請了2024年惠東縣紅色旅游講解員大賽優秀獎獲獎選手劉璞臻、林云環、邱艷婷分別以《三杯敬英雄,三色潤港口》《尋找紅色記憶 重溫崢嶸歲月》《山水古韻 紅滿多祝》為題講述當地深厚的文化歷史、豐富的美食美景,帶領現場嘉賓了解惠東紅色文化。
現場設有“惠東臻品”特色展區、包粽子比賽、趣味游園活動和特色助農市集等。惠東臻品以“藍、綠、紅、古”四色禮盒展現了惠東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主要包括惠東山茶系列、惠東柑橘、惠東荔枝、惠東綠棋楠沉香等,涵蓋農產品、食品加工產品、文創產品等。前不久“惠東臻品”四色禮盒正式發布,以其優質的品質和獨特的文化內涵,成為惠東旅游市場上的新亮點。
高潭鎮第二屆端午粽子文化節現場人氣爆棚;葜萑請笥浾哧悵 攝
打造匯聚多業態紅色旅游路線
“高潭鎮堅持走獨具老區特色的紅色旅游發展之路。注重以節興文、以節促旅,秉持著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不斷豐富高潭灰水粽承載民族傳統和美食文化的重要意義,為端午這個傳統佳節賦予了新時代內涵與豐富表達。”惠東縣高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東明說。
據悉,高潭灰水因其有粽葉的清香且口感柔韌爽彈,深受人們喜愛。2023年,首屆粽子節的成功舉辦,進一步開拓了灰水粽的銷售渠道。今年,高潭鎮趁熱打鐵,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繼續舉辦粽子節,圍繞“傳承革命星火·‘粽’享魅力紅都”主題,注重以節興商、以節聚勢、以節亮牌,積極探索節日民俗消費場景的常態化運用,進一步提振市場、釋放潛力。
高潭全力創建高潭“東江紅都”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面激活紅色產業,打造一條集紅色教育、紅色研學、紅色培訓、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多業態于一體的紅色旅游路線。
包粽子比賽打響灰水粽品牌
“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加油!加油!”大家紛紛拿出看家本領,裹粽葉、填糯米、系繩,一系列動作在嫻熟的選手手里一氣呵成。裁判員依據粽子角形均勻、不漏不破等評分規則,認真清點,最終評選出一、二、三等獎。
高潭鎮福田村村民張大姐說:“參與比賽的選手個個都是高手,眼疾手快,令人佩服。”
來自海豐的游客高大姐說,“包粽子比賽妙趣橫生,現場氣氛熱烈,能引起眾多游客對粽子文化的了解!
現場還可以看到一個可愛的動畫形象,頭頂火焰、頸戴五角星項鏈、腳踏沃柑……“龍尾是粽子,代表高潭特產——古法灰水粽,寓意帶動高潭粽子特色產業發展!备咛舵傸h群服務中心負責人叢琳介紹,這是高潭首次發布的文創IP“高火火”,該IP形象以高潭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草龍”為原型,以高潭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地方特產為特點設計。
在趣園游園活動現場,設置有祈福納吉區、粽有好運—圈粽子游戲區、一代粽師—射五毒游戲區、福滿龍舟—投壺游戲區以及惠東縣其他鄉鎮特色美食展示區等。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延伸閱讀
高潭灰水粽源于清朝
高潭灰水粽起源于一百四十多年前的清朝時期,需要在制作灰水粽前,砍下一種叫“布荊”的植物晾干,待到端午節前,燒成灰,把水煮開后淋到灰里沉淀,過濾后把灰水倒進洗好的糯米里浸泡四五個小時,包好后的粽子用柴火煮13個小時以上起鍋即成。新鮮出爐的灰水粽晶瑩剔透,圓潤飽滿,一口咬下去香甜軟糯,撒上黃糖、蜂蜜等輔料,別有一番風味。
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 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謝長波 通訊員羅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