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稔平環島高速先行段計劃6月完工
項目全線通車后惠東平海到惠州市區僅需1小時
●惠州日報記者劉豪偉 通訊員陳俊丞
一輛超大型多用途攤鋪機駛過,單幅寬達15米的混凝土瀝青路面當即成型,幾臺壓路機緊隨其后來回穿梭,將冒著熱氣的路面壓平壓實……
記者日前走訪惠州稔平環島高速公路建設現場發現,吉隆樞紐互通立交、考洲洋大橋、鷓鴣洞隧道等節點控制性工程加緊建設,與惠州海灣大橋相接先行段將于今年6月完工。項目全線建成通車后,惠東平海到惠州市區僅需1個小時左右,前往廣州、深圳、汕尾的車程將縮短近40分鐘。
惠州稔平環島高速公路順接惠州海灣大橋路段正在鋪設瀝青。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攝
項目沿線設8處互通立交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抓好“豐”字交通主框架工程,加快建設1號公路(惠霞高速)、惠肇高速、環島高速,動工建設惠坪高速,實現“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
惠州稔平環島高速公路全長48.32公里,是廣東省“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交通設施建設項目,也是廣東省高速公路網“五橫線”深汕合作區至云浮郁南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起于惠東吉隆平政村,順接規劃河惠汕高速并與沈海高速相交(設吉隆樞紐互通立交),經黃埠鎮、平海鎮、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終于惠東巽寮赤砂村,順接惠州海灣大橋。項目沿線設吉隆(樞紐)、黃埠、望京洲、雙月灣、平海、碧甲港、巽寮、赤砂互通立交8處。項目概算總投資約112.46億元,設計時速100公里,雙向6車道。
在吉隆樞紐互通立交建設現場,只見數十個巨大的橋墩拔地而起,工人們頭戴安全帽,身掛防墜器,在各自崗位上專注地忙碌著。沖孔打樁機、挖掘機的“噠噠”聲,施工平臺上電焊的“吱吱”聲不時傳來,整個作業面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吉隆互通上跨深汕西高速并與之相交,分別連通汕尾和惠州方向。”惠州稔平環島高速公路項目1標2區現場負責人冼中橋介紹,吉隆互通主線長約1公里,共設4條匝道。
走進稔平環島高速先行通車段建設現場,只見一臺超大型多用途攤鋪機、數臺壓路機正在進行混凝土瀝青路面攤鋪作業。“這臺攤鋪機可一次攤鋪15.5米寬的路面。”現場負責人徐曉貴介紹,稔平環島高速先行段長約6公里,順接惠州海灣大橋,并設置出入口連接巽寮收費站,先行段混凝土瀝青路面攤鋪、交安機電設施安裝、路面交通標線施劃將于今年6月完工。
“項目建設總體進展順利,各節點正全力推進中。”惠州稔平環島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經理曾子根表示,截至目前,項目建設已累計完成年度概算總投資的31.85%,其中累計完成路基工程44.8%、橋涵工程25.5%、隧道工程48.4%、路面工程8.8%。
惠東平海前往廣州深圳車程將縮短近40分鐘
2020年6月,惠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惠州市稔平半島發展規劃(2020—2035年)》提出,2025年稔平半島將初步建成“三宜”(宜居宜業宜游)半島,能源科技島建設初具規模;到2035年,目標成為全球能源科學實驗基地、國際生命健康島和國內一流濱海旅游目的地。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戰略節點,稔平半島近年來布局了包括廣東太平嶺核電、海上風電與天然氣電廠、中國科學院“兩大科學裝置”等多個重大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涵蓋能源科技、生命健康、高端旅游等領域,總投資規模超1500億元。
目前,當地石化、新能源等產業依賴沿海公路運輸,但稔山、平海等地內部道路狹窄,制約了產業承接能力,同時也給群眾交通出行和生產生活帶來一定影響。特別是旅游旺季雙月灣、巽寮灣等熱門景區易發生交通擁堵,影響了區域旅游品牌競爭力。
據介紹,項目建設既是打造廣東沿海經濟帶、加快產業轉型的需要,也是落實交通強國戰略、推動“交通+旅游”融合發展的需要。稔平環島高速建成通車后,與深汕西高速連接,成為惠州與汕尾兩市互通聯系的又一條重要通道,將實現稔平半島與外部高速公路的有效銜接,極大地緩解交通壓力。屆時,惠東平海到惠州市區僅需1個小時左右,前往廣州、深圳、汕尾的車程將縮短近40分鐘,在極大緩解交通壓力的同時,將直接激活中廣核海上風電基地、巽寮灣文旅經濟帶等產業廊道。
隨著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稔平半島將更好地承接大灣區的產業轉移,對增強大灣區輻射帶動能力、促進粵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另外,稔平環島高速還將與濱海旅游公路協同發展,打造濱海旅游“快進慢游”網絡,推動稔平半島的濱海旅游產業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