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陳超 通訊員楊玲)日前,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由3位指導老師帶隊、20名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九龍繪卷,鄉鏈未來”實踐團,奔赴惠東縣九龍峰旅游區平江村開展為期7天的實踐服務,通過三維度發力,為美麗鄉村建設注入青春動能。
主干道墻體是鄉村風貌的“臉面”,更是文化傳播的“窗口”。該實踐團主動承接平江村約75平方米的墻體繪畫任務。隊員們頂烈日、戰酷暑,從主題構思到線稿勾勒,從色彩調配到細節打磨,團隊成員發揮專業所長,將鄉村振興政策、民俗風情、田園風光等元素融入畫作,為鄉村顏值“增色”。
青年學子主動承接墻繪任務,為鄉村顏值“增色”。惠州日報記者賴金朗 攝
團隊成員還深入村內企業實地調研,系統梳理企業文化、產品特色及發展瓶頸,并將企業代表性產品作為墻繪元素,融入鄉村景觀設計。這既拓寬企業宣傳渠道,又豐富墻體文化內涵。
據介紹,實踐團以“發現美、記錄美、傳播美”為己任,對平江村全方位調研走訪,全景記錄,為鄉村魅力“發聲”。團隊成員手持無人機穿梭于田間地頭,用鏡頭捕捉村落肌理與田園風光;深入古厝老宅挖掘民俗故事,梳理鄉村文化脈絡。他們基于海量素材制作的系列宣傳視頻,通過新媒體矩陣廣泛傳播,讓外界領略到平江村的自然稟賦與人文底蘊,搭建起鄉村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此次活動不僅深化了青年學子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與認同,也加強了高校與基層的情感聯結。”該實踐團有關負責人說,活動提升了學生服務社會的綜合能力,有效促進教育資源與鄉村發展需求的精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