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小星山精神代代傳》挺進省賽半決賽
漁歌譜就英雄曲
“港口英雄民兵連,黨的教導記心間,發揚小星山戰斗精神,全心全意守護家園……”日前,惠東縣委老干部局演播廳內,一曲《小星山精神代代傳》唱響。跌宕起伏的歌聲中,民兵邁著堅毅的步伐同步操練表演,現場激昂動人,生動詮釋小星山戰斗精神。據介紹,這首《小星山精神代代傳》以1962年小星山戰斗史實為素材,運用惠東漁歌元素“啦打嘀嘟調”唱演。目前,該歌曲已成功晉級第二屆廣東省軍旅歌曲歌詠比賽半決賽,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載體。
多方助力支持歌曲選送
據介紹,《小星山精神代代傳》是響應省委宣傳部聯合省直有關單位共同組織開展“愛我國防——第二屆廣東省軍旅歌曲歌詠比賽”而創作推選、代表全市參賽的唯一歌曲。該歌曲的選送得到市、縣委宣傳部門和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黨工委等高度重視。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設法籌款支持,主要領導多次慰問看望排練人員。
《小星山精神代代傳》唱演成員在排練。
《小星山精神代代傳》也得到惠東平海漁歌藝術團的大力支持。“用惠東漁歌曲調進行演唱,既能重現當年發生在本土的戰斗情景,又能較好地表現民兵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惠東漁歌傳承人、惠東平海漁歌藝術團團長李福泰介紹,歌曲采用具有濃厚地方戲曲音樂和民間音樂韻味的漁歌曲調“啦打嘀嘟調”,旋律悠揚婉轉,能更好地表現當年民兵的英雄壯舉,進而更深地了解“南海長城”的涵義。
歌曲詞曲作者為趙興祥和李福泰。兩人少年時期就喜歡音樂和文學,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在港口居住,對當年發生在小星山的那場戰斗非常熟悉。其中,李福泰曾是港口民兵連的一員,1969年從部隊轉業到家鄉參加工作后,曾與當地機關干部和學校師生到港口大星山開墾荒山,植樹造林,并創作了歌曲《戰天斗地樂無窮》。這首歌在干部師生中廣泛傳唱,后來被推薦參加公社文藝匯演。此外,惠東縣港興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興祥不僅關心詞曲創作,還資助10萬元給予支持。
9月廣州決戰半決賽
“歌曲唱演者主要包括港口英雄民兵連連長李偉美在內的部分成員,以及平海漁歌藝術團成員。”李福泰介紹,由于時間緊,唱演于今年7月初才開始排練,所有成員都要克服各種困難全力以赴。不少成員是教師,排練時適逢暑假,但他們都自覺放棄休假,全身心投入排練。
“這些英雄事跡深深鼓舞著我們,我們由衷地學英雄、唱英雄、敬英雄,潛移默化中有了克服困難的無形力量。”排練中,吳春媚等成員感冒咳嗽,吳建雄腿部受傷,但都沒有請假,照常參與。隊員林云環、劉麗芬、梁向明、賴錦龍、胡梓郴等人平常要照顧老人和小孩等,也堅持排演。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初賽和復賽,《小星山精神代代傳》得到評委肯定,挺進第二屆廣東省軍旅歌曲歌詠比賽半決賽。據介紹,33支來自各地市的隊伍晉級半決賽,半決賽和決賽將于9月中旬在廣州舉行。《小星山精神代代傳》能否在半決賽和決賽中奏響凱歌?《惠州日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知多點
小星山戰斗
1962年10月7日,一股美蔣武裝特務從臺灣偷登小星山島。港口民兵連獲得敵特來犯情報后,當天下午,連長張苞迅速組織連隊,帶領20多名民兵飛舟渡海直撲小星山島,經過10多個小時浴血奮戰,全殲這股美蔣武裝特務,打死打傷3名敵人,俘虜敵特9名,繳獲槍支電臺等物資,首創民兵單獨作戰光輝戰例。在該戰斗中,我方人員張苞、徐景松以及馬德強壯烈犧牲。
小星山戰斗發生后,港口民兵連被中共中央原中南局和原廣州軍區授予“英雄民兵連”榮譽稱號,原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贊譽港口民兵連是“南海長城”。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賴金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