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從八方面持續推動鄉村振興
抓實抓好糧食生產 做強做優鄉村產業
南粵春來早,春耕正當時。3月20日上午,惠陽區以“現場觀摩+集中動員”形式,召開2023年區委農村工作會議及春耕生產現場會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
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具有“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惠陽將聚焦“三農”工作重點,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提高認識、守住底線,將基礎優勢轉化為發展紅利,把改革成果轉化為改革效能,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現代鄉村流通體系,奮力譜寫全區“三農”工作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篇章。
搶抓晴好天氣,奏響春耕“進行曲”
20日上午,惠陽區春耕生產現場會在良井鎮矮光村、平潭鎮新崗村召開。通過互學互看,交流鄉村振興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對照實際工作找差距、補不足、促發展。
據了解,今年1月,矮光村“兩委”班子率先從惠州工商銀行獲得惠州市首筆“村組貸”120萬元,用于從農戶手中集約流轉土地至村委1300畝和建設用地5000平方米。眼前這塊已平整出來的1300畝土地,將委托惠陽經營集團開展集約土地代耕代種,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保障糧食安全,實現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在新崗村,縱橫阡陌間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大家紛紛搶抓當前晴好天氣,奏響春耕“進行曲”。據介紹,這片農田約1200畝,是惠陽區目前最大的連片水稻種植基地。記者看到,拖拉機、旋耕機在轟鳴聲中犁田、翻地,無人機在空中來回穿梭施肥。大片大片的水田旁邊,綠油油的水稻秧苗正等待移栽。秧苗安放在自動插秧機里,操作人員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便開始自動插秧作業。不一會兒,秧苗便在田間排出整齊的隊列。
與會人員還聽取了平潭鎮對春耕生產工作、稻谷烘干項目的情況介紹,以及對農業發展的思路。現場會旁,平潭鎮將該鎮大米、淮山、粉葛、紅蔥、馬鈴薯、辣椒、青棗、圣女果、咖啡、粉葛茶等農特產品一一展示,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鄉村振興成果。
春耕正當時。
打造4個春耕生產現場示范點
據了解,今年全市將重點打造40個春耕生產現場示范點,其中惠陽區有4個,分別位于淡水街道、平潭鎮、良井鎮、沙田鎮。惠陽將以點帶面推進春耕糧食生產,全力抓好春季農資保供、加強技術服務等工作。
今年惠陽全年糧食計劃播種面積11.62萬畝,同比增長1%;產量4.37萬噸,同比增長1.6%。春播農作物計劃播種面積17.22萬畝,同比增加1906畝,其中糧食作物計劃播種面積5.3萬畝,同比增加466畝;蔬菜及其他經濟作物計劃播種11.92萬畝,同比增加1440畝,預計4月上旬基本完成早稻插秧任務。
會議強調,當前正處于春耕生產的關鍵時期,各鎮(街)和農口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春耕備耕工作的指導和服務,把春耕備耕作為當前重點工作任務來抓,重點做到“六個備”(備好農資、備防農災、備查設施、備優農機、備推農技、備策勵農),確保春耕不誤農時、有序進行。尤其是落實惠農強農政策方面,通過劃分鎮村干部包村包戶推動春耕復耕責任田,用好“一獎三罰”(即種植水稻補貼300元/畝/造、撂荒耕地種植糧食作物補貼100元/畝/年,對撂荒1年以上、2年以上和動員仍不耕種等“3種情形”依法依規采取行政制約措施),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主動性。
提高認識守住底線,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
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工作動員會上,記者了解到,惠陽區將從八大方面持續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包括抓實抓好糧食生產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強做優現代鄉村產業、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加大鄉村振興要素保障供給、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持續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強化督查考核落實等。
惠陽將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開展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制,確保順利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1.62萬畝、總產量4.37萬噸,大豆播種面積2400畝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加強對全區耕地12.6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11.69萬畝的動態監測,完成0.35萬畝高標農田建設任務。深入實施農技服務“輕騎兵”鄉村行,解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繼續從“培育一產新品種、打造二產新品牌、探索三產新模式”方面,多措并舉不斷開辟鄉村振興新路徑。
“惠陽雖然農業體量不大,但是分量很重。”惠陽區委書記翟偉鋒說,惠陽全區約80%的人口和經濟集聚在20%的城鎮區域,但80%的資源集聚在農村區域,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將為惠陽高質量發展拓展巨大空間、注入強勁動力。
翟偉鋒表示,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提高認識、守住底線,將惠陽的基礎優勢轉化為發展紅利,把改革成效轉化為改革效能,最終構建全區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現代鄉村流通體系。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