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繁瑣,在數據海洋里明察秋毫,為提升財會監督質效保駕護航;心系民生,積極履行人大代表職責,為涉及群眾福祉項目屢屢發聲……廣東榮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合伙人、注冊會計師劉崇高對記者回憶起成為一名區人大代表的歷程時說:“大學畢業后我就到了惠陽工作,結婚生子、安居樂業。成為一名‘新客家’人,我也想在這里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認為,成為人大代表就是一個很好的服務途徑。兩年來,劉崇高把人大代表履職與個人本職工作有機結合,忠誠履行人大代表職責,用心踐行為民服務初心。
劉崇高(圖右一)。
忠誠履職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不敢怠慢”
會計師是一種專業性極強的職業,其工作對于企業、政府和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這一職業也成為人們眼里工作高強度、超忙碌的代名詞。
2009年,劉崇高在惠陽參加工作。“從業的前些年,我所接觸的是制造業、房地產等企業,近些年我的業務主要對接機關事業單位,包括基層的村(居)委會、村民小組等,也可以說是‘對公’了。”劉崇高說,財會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對公業務”中,政府部門、機關事業單位每一筆資金的使用,都事關人民群眾的利益。
2021年,他經過區委提名、選民投票當選為惠陽區人大代表。“意外又驚喜。”這是他之前從未想過的。據了解,劉崇高是其任職公司自1999年改制以來,出現的首位人大代表。不光他自己,公司上下都倍加重視、引以為豪,每當有代表履職與本職工作時間相沖突時,大家都主動協調,盡可能保障劉崇高去參加人大代表履職工作。
成為人大代表后,劉崇高更忙了。除了參加常委會,審議政府有關專項工作報告,還有人大例會、財經工委組織的調研活動、秋長代表團調研活動、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會、履職類的學習培訓等,但他仍會堅持到選區里與群眾見面,收集大家意見。劉崇高牢記自己的使命,以專業的財會知識,為政府重點民生資金使用積極建言、提供參考,助力惠陽高質量發展。
每一場會議,每一項調研,每一次發言,他都提前把材料讀懂看透,做好案頭準備工作。“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不敢怠慢。”為此,劉崇高經常要加班。據初步估算,自2021年9月成為惠陽區六屆人大代表以來,他參加人大代表相關活動時間折合約70天,履職熱情滿滿。
未來展望
關注民生領域,深入基層聽取民意
劉崇高不僅是一名人大代表,還是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區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審議政府相關報告中,他本著專業精神和嚴謹態度,站在推動財政支出結構合理化、財政資金利用高效化的角度,屢屢發聲提議。
今年6月,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為扎實做好轄區財經監督工作,進一步提高區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舉辦了一場財經監督工作業務培訓,受訓人員為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專業小組成員。劉崇高受邀作為主講人進行現場授課,逐條分析,從政策理論到實務案例,教大家如何審議政府相關報告。“通過培訓,提升了人大代表監督工作專業化水平,也增強了人大監督工作實效。”劉崇高說。
“一定要履好職,這些審計問題無不關系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劉崇高時刻謹記“人大代表為人民”的宗旨,用專業眼光緊盯審計報告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
去年7月,在一次審議政府審計工作報告時提出了一些問題,其中有些問題是當前不少機關單位普遍存在的,以及過去經濟發展中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發現問題容易,但這不是審計的目的,重點是要整改。”劉崇高說,從報告中發現了普遍共性問題,他對此提出了“相關問題的業務監管部門,要研究制訂可采取的具體整改措施,聯合審計部門發揮專業優勢,為被審計單位整改提供指引,讓被審計單位通過整改促進學習,規范后續各項業務活動”的建議。去年10月,財政部門就針對“往來款項長期掛賬”問題出臺了解決指引辦法,隨后審計部門也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跟進往來款項掛賬整改事項,解決了不少歷史遺留問題。“看到政府部門愿意聯手共同解決,也看到了整改后有關單位更健康地運行,我感覺去年成效還是不錯的。”劉崇高說。
“我在惠陽生活了14年,也見證了惠陽14年的變化發展。如今,我的家在這里,父母及兄弟姐妹都來到了這里,我對惠陽有一種別樣的感情。”劉崇高說,接下來的履職中,除了在財會專業發揮監督職能之外,他也會更加深入基層,聽取民意,爭取多在民生領域提建議,當好市民群眾的“代言人”。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 通訊員王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