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構建“科技-產業-金融”融合發展良性循環的生態圈
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示范基地項目簽約
2月23日,2024年惠陽區“科技-產業-金融”高質量發展交流座談會在啟迪·恒昂智能制造創新中心路演廳舉行,邀請專家學者和銀行企業齊聚一堂,討論科技金融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等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共同尋求科技金融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新機遇,進一步推進惠陽科技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為惠陽高質量發展積蓄澎湃動能。
據悉,惠陽將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努力把惠陽打造成“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金融服務”融合發展高地。
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是惠陽區著力打造的兩大千億園區之一。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攝
科創家底
全區有高新技術企業823家,位居全市第二
近年來,惠陽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全力支持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攤開家底,一連串亮眼的數字說明惠陽科技創新近幾年來取得高速發展,已經具備了較為扎實基礎。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823家,總量居全市第二;國家級“小巨人”企業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77家,總量均居全市第二;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289家,超過全市總數三分之一,連續三年位居全市第一;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59.68%,位居全市第一;2022年全社會R&D經費投入28.31億元,占GDP比重3.52%,居全市第二。
惠陽產學研體系也在不斷健全,2021年以來獲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立項124項,2023年技術合同登記額突破2.1億元,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攜手共建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徐春明院士團隊轉化的液流電池項目在惠陽落地生根。
一連串成績的背后,是惠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和持續投入的結果。2021年以來區級財政兌現惠企科技政策資金1.85億元,爭取上級科技資金1.1億元,持續投入奠定了惠陽區科技創新的堅實基礎。
明確方向
打造“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金融服務”融合發展高地
2024年及今后一個時期,惠陽將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以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發展思維,做好基于資源稟賦明確科技創新方向、攜手上海技術交易所推動技術要素流動、國企引導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促進和保護同步推進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挖掘市場需求打造科技創新應用場景等五篇文章,構建“科技-產業-金融”融合發展、良性循環的生態圈,努力把惠陽打造成“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金融服務”融合發展高地。
惠陽基于資源稟賦明確科技創新方向,將積極推動過去服務于消費電子的技術實力和生產能力向未來產業方向轉型,布局一批人形機器人靈巧手機械臂等未來產業項目研發生產。
對正在快速增長的惠陽新型儲能產業,未來惠陽將立足鋰電材料研發生產,同時積極發展液流長效儲能技術路線,打造液流電池科研、生產、示范高地,前瞻性探索氫儲能、固態儲氫等前沿技術方向,提前布局半固態、固態電池材料研發。同時,堅持軟硬件一體化發展思路,推動對AI硬件、基于ChatGPT技術的AGI、基于區塊鏈的時空戳技術的探索。
如何讓創新要素流動更順暢、讓創新資源形成合力,考驗著科技創新鏈條上的每一環。在這次會上,惠陽區政府和國企層面全方位和上海技術交易所合作,簽約共建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示范基地項目,打造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創新需求、金融服務支撐等技術服務及技術成果類交易服務的技術交易服務平臺,支持惠陽區企業精準觸達和獲取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資源,促成科技成果交易與轉化。
惠陽還將推動國企牽頭成立以科技創新為主要方向的創投基金體系,打造惠陽科創母基金,爭取發行科創基金債。會上,惠陽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分公司簽訂惠陽區金融服務與現代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戰略框架協議,共同合作促進保險與現代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為科技企業在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產品推廣應用、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提供保險保障。
惠陽還將促進與保護同步推進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推動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惠陽工作站成立運營,進一步用好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持續邀請院士、專家、教授支持惠陽新型儲能項目技術創新。鏈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及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高校科研資源,持續促進科技成果在惠陽轉化。
越來越多的創新場景,正引領著技術突破與產業變革。惠陽將挖掘市場需求打造科技創新應用場景,不斷挖掘儲能電站、工業用氫、綠色交通、“光儲充”一體化設施建設等新技術的應用場景,支持前沿技術在惠陽落地驗證,推動綠色低碳產業集群參與綠色電力、CCER交易和碳足跡開發認證,打造新技術新產品在惠陽區形成示范-在大灣區獲取市場-在惠陽區擴大生產的科技產業發展閉環。
本組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特約通訊員陳丹娜 通訊員謝燕玲
專家聲音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導,中科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 劉世平
金融是企業的血液,科技是一個國家的支柱和資金的脊梁,兩者進行有效結合能讓企業實現快速發展。惠陽與深圳相鄰,產業結構良好,明確了科技創新方向,建議惠陽對政務數據做一個有效整合,讓數據能夠更加準確描述和判斷一個科創型企業未來的潛力。
上海技術交易所首席數據官、產金(上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毅
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示范基地項目落地惠陽,除了把惠陽納入上海技術交易所的全國互聯互通網絡外,還可以為惠陽本地科技型企業在金融方面提供支撐。比如確價能力、確權能力等,這些可以幫助企業更方便獲得銀行的融資貸款,幫助惠陽企業在上海技術交易所的成果專家庫上得到更多專家的支持和成果的支持。此外,這個平臺還可以幫助惠陽企業走向大灣區,甚至走向全球,為惠陽引入更多優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