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沙田東明村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落實
力爭建成組織強產業興村莊美農民富典型樣板
初春時節,樹木長出嫩綠的新芽,春的氣息開始萌動,田間地頭活躍著農民勤勞的身影,播撒種子,孕育豐收的希望。走進惠陽區沙田鎮東明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干凈整潔的瀝青路,沙田水邊上的“堅持黨建引領 共建美麗家園”幾個紅色大字格外顯眼。
作為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東明村依托自身文化底蘊、生態資源稟賦,依托東明東澳希望之田農業公園,在翰墨園、四季茶花園等基礎上,規劃建設“麒麟大地·和美鄉野”項目,設計一條鄉村振興精品路線,集中展現沙田創建美麗圩鎮新風貌的沉浸式鄉村旅游風景道。其中,“都市農夫”共享田園項目計劃今年上半年啟動建設,建成后市民可認領菜地,親自耕種。帶動鄉村活起來、富起來,共促鄉村振興。
謀定快動
規劃建設“麒麟大地·和美鄉野”項目
東明村位于惠陽區沙田鎮東部,臨近惠東白花鎮,是當地重要工業聚集區,沈海高速沙田出入口就在旁邊,交通十分便利。東明村有沙田水庫、金桔自然保護區、溫泉、桔塱茶等優質資源,還有當地特色民俗文化——舞麒麟,這些都是東明村重要的資源稟賦。
“你看看這里,很快就要動工建設‘都市農夫’共享田園項目,下半年就可以讓市民前來認領菜地,耕種施肥,享受田園樂趣了!鄙程镦傸h委副書記黃悅雄指著東明村委會門口對面一片田地說,已經跟深圳一家企業談好合作,“都市農夫”共享田園項目作為東明村“麒麟大地·和美鄉野”規劃項目之一,將作為示范項目率先動起來。
東明村黨支部與沙田商會黨支部結對共建助力“百千萬工程”。
在東明村委會墻上,張貼著《沙田鎮東明村典型村培育掛圖作圖作戰》,包括和美鄉業、和美鄉貌等七個方面共38個項目,詳細列明責任領導、完成時限、每月進展等情況,舉全鎮之力推進東明村典型村培育工作,迅速推動打開“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局面。
在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過程中,沙田鎮注重規劃先行,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城鄉一體編制村莊布局規劃,因地制宜編制村莊建設規劃。東明村是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依托東明東澳希望之田農業公園,在翰墨園、四季茶花園等基礎上,規劃建設“麒麟大地·和美鄉野”項目,在抓好和美鄉業探索增收致富路、抓好和美鄉貌塑造嶺南新村貌、抓好和美鄉建構建幸福生活圈等七個方面,努力建成組織強、產業興、村莊美、農民富的典型樣板。
當下,東明村正在全力推進“樹一個門戶形象、建一座超充小站、塑一片嶺南風貌、破一個停車難題、推一批土地流轉、創一個運營模式、造一片共享田園”等十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落實。
全力以赴
盤整土地資源助力產業發展
一臺鉤機徐徐駛入東明村,在東明村新老屋公園旁邊停下,這里有一處占地1800平方米的集體舊廠房,緊鄰“希望之田”農業公園。按照村里規劃,該處舊廠房拆除后,要改造升級為奶牛牧場,所產的鮮奶主要供應周邊地區。
“要繼續以頭號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盤活農村各類土地資源是一項重要工作,是引進項目的基礎!睎|明村黨支部書記黃昌裕說。
去年,東明村嘗試集中流轉土地連片招商,將70畝土地從村民手中流轉至村集體,由村委會進行集中招商流轉。沙田人黃玉棠承租了土地,并用其中27畝試種了蓮藕,產量達20萬斤。東明村出產的蓮藕,炒食脆甜,煮熟粉糯,頗受市場歡迎。
去年底,東明村黨支部與沙田鎮商會黨支部結對共建,沙田鎮商會黨支部認購蓮藕3000多斤,并發動企業、小區住戶認購,帶動村民增收。
東明村種植蓮藕受到普遍歡迎。
試種蓮藕取得初步成功,東明村計劃創新一種可以帶動村民致富的新業態。根據村里開展問卷、入戶調查,沙田鎮最大住宅小區潤楊溪谷小區的住戶,不少是離退休人員,且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要求,對無公害蔬菜需求大。黃昌裕說,計劃將村里種植的無公害蔬菜、鮮奶等農產品,直接配送至小區住戶家中,村民可實現增收,住戶也能吃上當地放心食品。
黃昌裕說,待村里探索一種特色農產品和一種新業態成功后,將引導村民以土地、資金入股等形式,共享產業發展成果。同時,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對村規民約進行修訂,推動村規民約在促進鄉風文明、破除陳規陋習上發力見效。根據修訂后的村規民約,村民可以在鄰里互助、矛盾糾紛化解等方面獲得積分,村民憑年度積分參與村集體分紅,從而撬動鄉村治理,提高村民的參與感、幸福感、獲得感。
另外,東明村慧聯廠附近有30多棟樓房,多是村民自建的樓房,常用于出租,是村里外來人口聚居區域,東明村計劃在該片區域實行小區式物業管理,搭建智慧管理平臺,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通訊員沈小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