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區人大常委會開展區人民法院司法建議工作情況調研
“人大+司法”助力每一份司法建議落地見效
記者從惠陽區人大常委會日前開展的區人民法院司法建議工作情況調研中獲悉,2020年以來,惠陽區人民法院累計發出司法建議35份,內容涉及打擊黑惡勢力、防范養老詐騙、預防校園暴力、強化基層協作等方面,一份份司法建議有效助力平安惠陽、法治惠陽建設。接下來,惠陽區人大常委會和區人民法院將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建立健全工作聯動機制,通過“人大+司法”,助力每一份司法建議落地見效。
高質量司法建議“抓前端、治未病”
司法建議是人民法院能動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參與、助力社會治理系統工程的重要路徑和手段,是推進國家治理中的重要司法實踐,是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方式。
近年來,惠陽區人民法院把司法建議工作作為服務中心大局、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基層社會治理薄弱環節及群眾現實需求,在推進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中,巧用司法建議這一“利刃”,實現以“小建議”撬動“大治理”的效果。制定印發《惠州市惠陽區人民法院司法建議工作管理辦法》,跟進司法建議的送達和反饋情況。提高司法建議工作的考核權重,對發出司法建議的法官采用“加分”方式,充分調動開展司法建議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更多的法治力量在引導和疏導端用力,把矛盾化解在訴前。
比如,近年來,惠陽區人民法院受理了數起未成年人在校園生活中受到傷害而引發的案件。為增強青少年群體自我保護、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重點預防校園暴力欺凌案件的發生,去年7月及時向區教育局發出司法建議書,提出“強化法治教育、完善校園管理、密切家校聯系、提高單位協作力度”等工作改進建議。區教育局對此高度重視,建立健全防治學生欺凌工作協調機制,統籌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扎實開展反欺凌主題宣傳活動,在全區聘任約200名法治副校長、校外法治輔導員推動校園欺凌問題整改走深走實。
這是惠陽區人民法院以高質量司法建議做實“抓前端、治未病”的一個縮影。2020年以來,該院累計向公安、檢察、住建、教育及街道辦、村(居)委會等單位組織發出司法建議35份,內容涉及打擊黑惡勢力、防范養老詐騙、預防校園暴力、解決樓盤問題、強化基層協作等方面,有效助力平安惠陽、法治惠陽建設。
探索“人大+司法”工作聯動機制
調研期間,人大代表先后來到區教育局、區住建局和區人民法院,詳細了解區教育局和區住建局關于收到司法建議后的整改措施和最新整改工作進展,現場查看區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議有關工作臺賬,聽取了有關工作匯報,并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司法建議工作進行交流探討。
“近年來,惠陽區人民法院開展司法建議工作的質量越來越高。希望接下來司法建議工作精準施策,補齊社會治理工作短板和制度漏洞。”區人大代表肖德輝建議。
“司法建議關鍵在落實,建議要設立好跨部門的司法建議聯動機制,通過考核和監督,保障司法建議工作落實到位。”區人大代表張明智建議。
“要結合相關案件審判過程中的線索,多調查、多研究,提高司法建議質量。要充分聽取相關部門、行業意見,落實和完善好長期回訪跟蹤工作。”區人大代表黃國慶建議。
調研組提出,惠陽區人民法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司法建議在參與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聚焦區委、區政府關注的關乎區域高質量發展、金融風險預防、知識產權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結合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反映出的普遍性、突出性、重要性問題,開展進一步調查和研判。把提高司法建議的落實擺在與制發同等重要的位置,自覺主動加強與被建議單位的有效溝通協調,有針對性地共同打通司法建議指向問題的堵點、難點。抓好司法建議落實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黨委政府支持,需要其他部門的協調聯動。被建議單位要積極主動與區人民法院“同頻共振”,既要從司法建議中找準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又要抓緊研究落實解決問題舉措,補齊短板弱項,確保每一份司法建議落地見效。
一直以來,惠陽區人大常委會深度參與司法建議工作,加大了人大對法院的監督力度,拓寬了代表作用發揮的新領域,也是區人民法院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的表現。接下來,區人大常委會和區人民法院將進一步加強溝通協作,不定期開展調研,發揮好代表監督職責,探索“人大+司法”工作聯動機制,通過聚合人大監督與法律監督力量,全力推動司法建議工作高質量落實。
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通訊員惠陽人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