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區:舉全區之力建設深惠協同發展區
打造支撐惠州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重要平臺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惠州的關心厚愛和殷切期望,這是惠州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必將對惠州推進現代化建設產生極為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被蓐枀^委書記譚星海說。
惠陽區制定了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助力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1+4”實施方案,即1個總體實施方案和電子信息產業、綠色低碳產業、百億產業集群、生產性服務業等4個具體實施方案,并舉全區之力建設深惠協同發展區。深惠協同發展區作為未來10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改革創新的試驗場,努力承擔起惠州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都市圈發展“橋頭堡”功能,力爭到2027年產值突破1800億元,到2035年產值突破7000億元。
●構建新發展格局
推動深惠協同發展區上升為省級以上發展平臺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惠陽地理位置優越,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部腹地,是惠州唯一同時毗鄰深莞的縣區。
去年年底,省政府正式出臺《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明確將惠州作為副中心全域納入都市圈范圍,提出共建龍崗-坪山-大亞灣-惠陽高端制造產業組團和坪地-清溪-新圩綠色低碳產業組團。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臺《意見》,明確支持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市委對惠陽寄予重托和厚望,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報告指出,惠陽作為城市副中心,要大力提升各鎮街功能品質,特別要推動臨深片區整體規劃、一體打造。
在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都市圈發展、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大背景、大機遇下,如何準確把握惠陽所處的歷史方位和肩負的重大使命,謀劃惠陽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思路,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深圳都市圈建設?
譚星海說,惠陽要舉全區之力建設深惠協同發展區,力爭到2027年產值突破1800億元,到2035年產值突破7000億元。
深惠協同發展區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其中產業空間不低于50平方公里,是惠陽經濟最為活躍的區域。按照“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理念,惠陽將通過深莞惠紅色干線串聯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兩大千億級產業園區以及南部臨深鎮街,并以此為基礎向深圳方向延伸拓展,形成集中連片的臨深經濟發展主戰場。
惠陽深入融深融灣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是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這個區域將按照《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出的“龍崗-坪山-大亞灣-惠陽”和“坪地-清溪-新圩”兩大產業組團,重點發展高端制造和綠色低碳“一高一低”兩大產業,形成“一區抱兩團,高低大融合”的全新發展格局。
“建設深惠協同發展區是惠陽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是惠陽支撐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重要平臺,是惠陽破局求變、開啟新局的迫切需要!弊T星海表示,要走出一條屬于惠陽的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新路徑;蓐枌⒓涌炀幹粕罨輩f同發展區總體規劃、產業規劃,加強政策體系研究,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全力推動深惠協同發展區上升為省級以上發展平臺。
●重塑產業結構
謀劃打造若干百億特色產業集群
《意見》賦予惠州全球石化產業高地、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綠色低碳安全發展標桿、開放包容現代品質城市四個定位,為惠州未來發展明確了定位和方向。
現代化工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重要的基礎和核心。其中,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蓐栐诓粩嗤诰蜃陨懋a業優勢和特色,結合自身以制造業為主導的實際,相應制定了“1+4”實施方案,其中“4”就是圍繞電子信息產業、綠色低碳產業、百億產業集群、生產性服務業制定的實施方案。
譚星海說,產業集群化發展不是簡單的企業數量疊加,關鍵要在產業鏈條上集聚和延伸,科學重構、合理配置生產要素,實現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競爭力更足的目標,增強惠陽在區域競爭中的優勢,走好差異化特色化協同化的發展道路。
當前,惠陽正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電子信息產業是惠陽的主導產業,也是第一大支柱產業。2023年全區電子信息產業產值1068.8億元,撐起了惠陽經濟的“半壁江山”。擁有規模雄厚的支柱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但僅僅擁有單一支柱產業往往也存在較大風險。同時,惠陽新型儲能、智能家居等產業規模在百億左右,面臨產業集群不夠大、龍頭企業偏少的問題。
如何破除單一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從電子信息“一業獨大”到產業“多元發展”?對惠陽而言,要重新思考和布局的內容還有很多。目前,惠陽正進一步完善產業布局,制定詳細且具體的產業發展實施路徑。
惠陽將聚力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緊密對接創新資源,培育一批鏈主型企業,整合產業生態,發揮集群優勢,引領上下游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邁進。
在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方面,惠陽將瞄準產業鏈核心節點、創新鏈關鍵環節、價值鏈高端領域,高標準打造惠陽產業發展新支撐、新優勢。推動惠陽新材料產業園擴容提質,高標準打造平潭新型儲能產業園,協同仲愷、大亞灣鞏固提升新型儲能產業優勢。
惠陽計劃發揮傳統優勢,謀劃打造若干百億特色產業集群,瞄準百億級打造若干具有區域特色的定位清晰、鏈條完整、配套齊全、管理規范的優勢產業集群。立足現有優勢的家具、服裝、吉他、自行車等產業基礎,推動優勢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綜合提升行業市場競爭力,打造各有千秋、模式各異的行業標桿。
生產性服務業是制造業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的重要支撐,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惠陽將堅持引進、培育、壯大并重,實施生產性服務業3年倍增行動,實現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更高水平融合發展。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推進鎮村建設,早日進入省創先類區
“百千萬工程”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也是惠陽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大機遇!兑庖姟诽岢,支持惠州大力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此前,惠陽集中開展了綠美生態建設、農房風貌管控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集中攻堅完成了新圩鎮首批省級典型鎮及7個首批典型村培育,繪就城鄉融合發展特色新圖景。
譚星海說,惠陽將繼續以“百千萬工程”實施為統領,持續提升城市能級、扎實推進鎮村建設、全面激發改革活力、優化提升公共服務,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持續提升城市能級方面,強化中心城區和西部組團規劃設計與建設管理,科學界定各組團的功能定位。全力打造惠州南部交通樞紐,高標準建設惠陽站綜合交通樞紐,啟動惠坪高速、新龍大道、新坪大道等聯深道路建設,在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中凸顯惠陽節點城市功能。大力推進城市更新改造,探索建設社區鄰里中心,推進交通道路“堵點”“黑點”治理等。
在推進鎮村建設上,惠陽堅持“抓兩頭、促中間”,充分發揮典型鎮村的示范標桿作用,抓緊抓實重點提升鎮村建設,輻射帶動其他鎮村同步發展,示范引領全區所有鎮村盡快達到典型鎮村標準,爭取早日進入省創先類區。
按照“良田連片、村莊集中、產業集聚、生態優美”目標,惠陽扎實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制定全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統籌推進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理、鄉村生態保護修復和歷史文化保護,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推動“百千萬工程”向縱深發展。
此外,惠陽還將深入實施“民生十大工程”,用心用情辦好年度十件民生實事,持續增加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社保等公共產品供給,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
策劃 惠州日報記者曾興華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謝永健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特約通訊員陳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