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構建“普惠共享+全齡友好”城市居民幸福生活共同體
未來社區溫情滿溢 “一老一小”樂在其中
新春籃球賽、“活躍老齡 樂在創新”關愛活動、“低空經濟 無限可能”培訓活動、“童心向黨 熟人家園”親子主題活動……惠陽區未來社區試點之一的新圩鎮長布村活動中心運營一個月以來開展了多場活動,開啟了長布居民生活新方式。這里有康養醫療、社會救助、“四點半課堂”、閱覽區、健身房、舞蹈室等,是服務長布村上萬人口的多元化社區服務平臺,惠陽在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邁出了堅實一步。
惠陽區選取淡水街道星河社區和新圩鎮長布村為試點打造未來社區,堅持“黨建引領、以人為本、多元服務、友好共治、地域特色、多方參與”原則,圍繞“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建設“兩社三中心”,聚焦“一老一小”提出系統化解決方案,建設相熟互助的熟人社區,著力構建“普惠共享+全齡友好”城市居民幸福生活共同體。
兩個未來社區試點投用
廠房林立、餐飲商超云集、車水馬龍……新圩鎮長布村是一個早期發展起來的工業大村,有大大小小的企業三四百家,集聚了薩瓦運動、盈彩電子、愛華仕等知名企業,小學、幼兒園、菜市場等一應俱全,在這里工作生活都十分方便。
這個占地17.8平方公里的村莊,擁有戶籍人口3250人,常住人口2萬多人,村內民居、廠房、公寓、商鋪雜處,人口密度高,商業形態豐富,映射出工業村普遍存在的治理難題。
社區是城市公共服務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社區的公共服務事關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貫徹落實,事關社區居民的切實利益,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
針對惠陽外來人口逐年增多、居民服務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問題,惠陽以未來社區試點建設為契機,堅持“黨建引領、以人為本、多元服務、友好共治、地域特色、多方參與”原則,圍繞“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建設“兩社三中心”,即社區努力建設成服務中心、鄰里中心和活動中心,以體現社區的氣質(社氣)和品格(社品),著力構建高品質城鄉公共服務生活圈。
2024年10月,惠陽區啟動未來社區試點建設工作,選取淡水街道星河社區、新圩鎮長布村為區級試點,經過3個月的建設,如今兩個試點已經完成建設并投入運營。
其中,以家庭單元為主、“一老一小”密集、硬件設施條件好、社團活躍度高的星河社區作為新型城市社區的試點,聚焦“一老一小”提出系統化解決方案,著力構建“普惠共享+全齡友好”城市居民幸福生活共同體;工業企業多、人口流動大、勞動力密集的長布村作為外來人口與本地居民融合共治的試點,在滿足現有“一老一小”群體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加大公共服務供給力度,著力打造相熟互助的熟人社區。
老年人樂隊在新圩鎮長布村活動中心排練。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攝
長布村黨群服務中心作為未來社區試點的核心陣地,重點配套打造為輔助服務站點,并以周邊設施作為支撐,要讓鄉村留下原住民,更能夠吸引外來人群,推動長布村人才引流,助力創業創新。
今年1月15日揭牌運營的長布村活動中心,由一棟三層高的閑置樓房改造而成,是一個集康養醫療、社會服務、教育托管、健身娛樂于一體的多元化社區服務平臺。一樓是綜合服務區,設立康養醫療室、暖心驛站、母嬰室、社會救助等;二樓打造教育托管天地,設置閱覽區、自習區、兒童益智娛樂區、“四點半課堂”托管區;三樓是健身娛樂休閑區,有健身房、舞蹈室、聲樂室。
長布村駐村“第一書記”劉碧開介紹,長布村工業企業多、人口流動大、勞動密集,適合一點多站模式為打造方向,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打造具有城市風貌特色的未來社區,利用低成本實現向社區形態轉變,營造合理集智共建的和諧村居。
長布村將構建1+1+N(1個村黨群服務中心+1個社區活動中心+N個便民服務點)服務聯動、資源共享的社區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配套,動員廣大黨員干部、人才、企業和社會力量,推動更多的資源、更好的服務導入鄉村,實現產城村人融合發展,提升鄉村品質,打造宜居宜業鄉村。
黨群服務中心使用更高頻更親民
未來社區建設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
2024年10月,惠陽區印發未來社區試點建設工作方案,提出要突出黨建引領、以人為本、多元服務、友好共治、智慧管理、地域特色、多方參與的工作原則,因地制宜采取“綜合體”“一點多站”等多種建設方式,通過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購買服務、友好互助等運營模式。
惠陽區未來社區試點建設以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以養老為服務主體,重點保障養老、托育、殘疾人服務,延伸至社區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文化休閑、兒童游憩等全齡化社區服務,優先和重點提供急需緊缺服務,逐步補齊其他服務,確保便捷可及、價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
根據方案,惠陽區構建區鎮村三級書記抓試點建設聯動體系,發動黨員干部、志愿者包片聯戶、實地走訪,開展居民調研分析,引導居民群眾、物業企業建言納策、參與建設。針對居民需求對原黨群服務中心進行去行政化、親民化改造,打造高頻使用的公共服務空間,長布村、星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分別新增服務面積600平方米和1200平方米,進一步提升了服務功能。
淡水街道星河社區常住人口約2萬人,社區“兩委”干部只有5人,人手比較緊張。成立于2016年的星河社區志愿服務隊積極協助社區開展日常工作,輪值管理社區黨群驛站場所設施,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宣傳活動等,成為社區基層治理的一股鮮活力量。
淡水街道星河社區創意手工坊里親子協作DIY;葜萑請笥浾咴S文昌 攝
惠陽在推進未來社區試點建設工作時,堅持涵養“兩社”(社氣、社品),探索“黨組織+志愿隊”結對模式,推動志愿服務隊進駐試點社區常態化、項目化開展志愿服務,集聚社區人氣。推動區鎮村三級資源聯動,打造“區鎮聯動 共創美好”主題活動,用好“百姓歡樂舞臺”等載體,用活社團組織等力量,推出長者學堂、兒童觀察團、村企籃球賽、電影下鄉等特色活動,持續擦亮“燦爛星河”“活力長布”品牌,提升社區品質。
“小生意+大公益”實現三贏
在長布村活動中心,長布村強村公司已引入第三方運營機構試運營,探索“小生意+大公益”模式,如二樓提供“四點半課堂”公益服務,同時提供少兒興趣培訓,其中部分收益反哺村里的公益事業。
惠陽提出,按照“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商業邏輯”思路,著力構建“區屬經營集團+鎮屬國企+村(社區)”多元主體參與的運營體系。結合國有企業經營資源豐富優勢和村(社區)黨組織了解本地實際需求優勢,積極引入專業社會企業、社會組織等力量,通過“場地資源換服務”“公益載體+企業運作”“公益+低償”等形式,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促進自我造血,探索“公益+微利+商業”運營模式,確保達到政府提效能、群眾享便利、社區可持續的“三贏”效果。
目前,星河社區成立了強社公司和社區基金,長布村成立了強村公司,正在與意向社會企業洽談合作,引進一批優質服務項目,力爭實現項目長短結合、盈虧平衡。
惠陽還將打造多元服務新場景新業態,聚焦全方位滿足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創新多元化場景,擴大服務消費。星河社區、長布村整合了10多種配套設施,打造健身運動、自習、社區食堂、咖啡館、理發、托育、康養、家政服務等多業態集聚的,集生活、便民、服務于一體的新型社區服務圈。
優化經營性業態空間布局,將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承載力與片區開發強度進行匹配,對經營性項目和公益性項目綜合打包,反哺公益性項目建設,如星河社區計劃在鄰里中心引入輕食餐飲、惠陽特色產品等消費場景,增加經營性收入反哺黨群服務中心;長布計劃打造的新味圩市以商業經營為主,收益反哺長布村活動中心,確保實現區域性收支平衡。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通訊員王嵐濤 張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