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區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以微實事撬動大民生
4年投入4000萬元用于69個民生項目
走進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會新樓前的村道旁一塊石頭上刻著“葉挺森林公園會新樓入口”幾個字,沿著旁邊的烏石鼓登山古驛道上山,登頂后俯瞰雞心石水庫,遠眺惠陽城區景色,頗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
2024年,惠陽區1000萬元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流向了綠道建設、鄉村人居環境、醫療、文物保護等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項目,以微實事撬動大民生。
4鎮街綠道互聯互通超40公里
葉挺森林公園整合優化后總面積6054.49公頃,涉及永湖、秋長、新圩、鎮隆、三和5個鎮(街道),融合范圍涉及烏石鼓古驛道和秋長群英古驛道連接線建設、環葉挺森林公園旅游區建設和惠陽區生態綠道建設。其中,惠陽區生態綠道以現有縣道、鄉村道為基礎形成串聯的綠道環,外圍交通連接國道228線、省道357線、葉挺大道等多條主要干道,里程合計約122公里。
葉挺森林公園整合優化帶動鄉村旅游。這是葉挺森林公園會新樓入口。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攝
惠陽區六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文震等11名惠陽區人大代表提交《關于完善秋長、永湖、新圩和鎮隆生態綠道建設的建議》,提出秋長周田水碧道西擴延伸至新圩花果村,全段約4公里,修建為生態騎行綠道與應急車道;新圩花果村在原有村道基礎上新規劃建設6公里騎行道與應急車道,與其他村道結合形成10公里環村生態綠道,打造成為騎行特色文化綠道;新圩鎮花果村環村生態綠道西擴延伸至鎮隆鎮山頂村,全段約8公里。秋長周田村、雙田村連接永湖麻溪村的綠道多年前建成,途經雞心石水庫、正徑水庫,沿路景色優美,適合騎行、徒步。
秋長、永湖、新圩和鎮隆綠道將接駁互通,規劃新建綠道約18公里,綠道建成后,實現四鎮(街)綠道的互聯互通,全長超過40公里。該項目的實施,優化綠道生態、生活、生產空間格局,將極大地提升惠陽西南片區鄉村生態環境體驗感,帶動周邊區域共同發展,惠及全區人民群眾。
在秋長街道周田村會新樓旁邊的葉挺森林公園入口,驛站正在進行改造建設,配套停車場已經完工。沿著登山步道拾階而上,樹林里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聲,陣陣清風吹拂下,樹影婆娑、光影斑駁,呼吸著林間濃濃的負氧離子,頓感呼吸通透、身心舒暢。登上山頂,可以俯瞰雞心石水庫,遠眺惠陽城區景色。
在周田村經營民宿的村民葉小凡說,周田正在發展鄉村旅游,平時不少人過來村里游玩,如今多了一條登山綠道,讓游客有了更多選擇,從而帶動民宿、農家樂、農業采摘等發展以及村民就業。
2024年,惠陽區1000萬元人大代表建議辦理資金流向了綠道建設、鄉村人居環境、醫療、文物保護等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項目,其中上述秋長、永湖、新圩和鎮隆生態綠道建設投入資金最多,合計達500萬元。此外還聚焦民生小事,如X822全坑段照明亮化建設工程、鎮隆鎮樓下村下埔片區排灌渠道建設等,群眾關心關切的“急難愁盼”民生實事得到了有效解決。
專項資金用于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實事項目
人大代表建議辦理過程中,存在“重答復,輕落實”“有答復,沒下文”等問題,是多年來代表反映強烈的問題。
在2020年,惠陽區人大常委會緊緊把脈民生痛點難點,以設立人大代表建議辦理資金、推動民生實事有效解決作為專題向區委匯報,得到區委高度重視和認可,區政府專題研究后,決定設立1000萬元的人大代表建議辦理資金并納入區級財政預算,用于解決區人大代表提出的群眾期盼、急需解決又無項目支撐的民生實際問題。
惠陽區人大常委會還出臺了區人大代表建議辦理資金申報和使用流程辦法,明確代表建議資金的使用條件、使用流程等,使用這項資金的項目應滿足4個條件: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具備政策條件、缺乏資金投入的;資金需求原則上不超過200萬元,且一次性投入可以解決的;一般能在當年完成,可以取得實際成效的。
2021年,惠陽區人大代表建議辦理資金1000萬元首次使用,主要用于實施美麗宜居村建設、排污泵站建設、道路人行道工程等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實事項目。
近年來,惠陽區人大常委會建立“1+2+3+4”工作機制,即圍繞“一個目標”(為民辦實事)、堅持“兩個指引”(使用區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項目流程、區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申報和使用流程)、嚴把“三個關口”(準入關、統籌關、審議關)、構建“四重監督體系”(歸口監督、常態監督、全過程監督、“回頭看”監督),對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項目建立一套嚴格、細致、科學的流程。
連續4年,惠陽區人大常委會科學安排共4000萬元資金,推動了代表建議從“紙上”落到“地上”,用于69個民生實事項目,以微實事撬動大民生,獲得群眾肯定。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通訊員惠陽人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