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6月經濟數據出爐,宏觀經濟運行平穩向好
上半年旅游收入比增89.5%
2023年以來,龍門縣委、縣政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半年全縣宏觀經濟運行延續平穩向好態勢。近日,龍門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根據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上半年龍門地區生產總值為89.64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7.88億元,同比增長9.9%;第二產業增加值為37.47億元,同比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4.29億元,同比增長0.7%。
今年上半年,龍門縣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7.88億元,同比增長9.9%。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糧食產量3815噸比增8.1%
走進位于平陵街道黃沙村的龍門金禾田稻谷專業合作社,收割機開足馬力在稻田里來回穿梭,切割、脫粒、粉碎秸稈一氣呵成,顆粒飽滿的稻谷盡入運輸車囊,現場呈現出一片豐收的景象。
合作社負責人丘康告訴記者,該合作社今年種植水稻面積共530畝,品種以美香占2號為主。據目前情況預測,畝產能達到500到550公斤濕水稻。相較去年同期,每畝增產10%至15%。
搶收夏糧、顆粒歸倉,夏糧“豐收曲”在龍門大地上陸續吹響。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龍門縣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27.48億元,同比增長10.2%。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8.87萬畝,同比增長2.6%;產量17.43萬噸,同比增長4.4%。園林水果種植面積35.25萬畝;產量22.23萬噸,同比增長2.4%。禽肉產量4619噸,同比增長10.2%;禽蛋產量1219噸,同比增長13.4%。糧食產量3815噸,同比增長8.1%。淡水產品產量3694噸,同比增長6.4%。
工業增加值完成18.09億元比增11%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駕車從武深高速龍門出口下高速,左轉進入省道244線,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躍入眼簾,這里正是龍門工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內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個個工業、生活配套建設項目正拔地而起。園區外,一箱箱打包好的優質產品通過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遠銷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地。
廣東鑫潤佳新材料有限公司的PET離型膜研發生產項目于2022年4月簽約落戶龍門工業園。“最初談落戶意向時,我們的投資額并不大,但在溝通中,我們了解到這里是惠州市‘2+1’現代產業體系中石化能源新材料的下游產業項目,是主導產業,政府相關部門快速推動項目落地,給了我們放手干的信心。”鑫潤佳董事長王以雷介紹,龍門的營商環境在行業圈內引起了很大反響,不少企業慕名而來。
在企業助力下,圍繞新一代電子信息、前沿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醫藥與生命健康、新型儲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門正積極謀劃補強產業鏈關鍵環節,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打造新興產業集群。
半年以來,龍門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59.06億元,同比增長1.0%,工業增加值完成18.09億元,同比增長11.0%。
接待游客302.74萬人次,比增89.5%
當前正值暑假期間,龍門縣南昆山居度假景區、地派溫泉等文旅景區成為市民熱門出游地。在地派溫泉森林度假區停放了許多來自珠三角地區的車輛,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浸泡養生溫泉、品嘗特色美食,感受龍門獨特的生態氣息。“我是從廣州自駕過來的,此前來過很多次,感覺這里溫泉水質很不錯,住宿環境和游樂設施也很好,所以又來了。”游客黃錦華說。
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龍門縣旅游總收入14.86億元,接待游客302.74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89.5%及93%。隨著消費市場持續恢復,今年上半年,龍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0.17億元,同比增長7.0%。分行業看,全縣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完成13.13億元,同比增長2.0%;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完成7.10億元,同比增長7.8%;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完成2.75億元,同比增長91.5%;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完成0.38億元,同比增長38.1%。
上半年,龍門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215.0元,同比增長4.0%,比一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575.0元,同比增長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218.0元,同比增長4.1%,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0.2個百分點。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