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龍門縣:力爭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奮力打造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
“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意見》,為惠州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意義十分重大、影響十分深遠,必將為惠州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帶來新的重大利好!饼堥T縣委書記劉洪添說。
當前,省委賦予龍門縣打造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的目標任務,提出建設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把龍門縣列入省首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意見》出臺后,龍門縣將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再次吹響高質量發展“集結號”,進一步激發全縣發展新活力,為龍門奮力打造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力爭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加速度”、實現新跨越,為惠州加快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展現龍門擔當、體現龍門作為。
聚力打造3個百億產業集群
今年,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專業委員會在廣州成立。按照部署要求,該片區將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花園、世界級森林溫泉康養目的地、城鄉等值發展實驗區、嶺南特色的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為龍門縣域經濟發展帶來全新機遇。
當前,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意見》,明確支持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在大背景、大機遇下,龍門將從哪些方面發力,助力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劉洪添早前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2024年,龍門縣將大抓實體經濟發展、強縣促鎮帶村以及民生保障與改善工作,奮力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幸福示范縣,為惠州加快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展現龍門擔當、體現龍門作為。
龍門縣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落實到具體工作,龍門縣接下來將把工作重點落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以及走好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道路三個方面。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龍門提出堅持制造業當家,圍繞新一代電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醫藥與生命健康、新型儲能等主導產業精準招商,聚力打造新能源和電子信息、綠色新型建材、功能性薄膜新材料3個百億產業集群,做大做強龍門工業園,鞏固“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實現制造業迭代升級。同時,推進龍門與深圳龍崗區、仲愷高新區的協作,推動雙向“飛地經濟”,共建科技創新孵化平臺,爭創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提升工業園科技創新能力、創新資源創新成果承接能力。
為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龍門正借力廣深兩大都市圈疊加效應,大力發展以綠色、生態、精品為特色的現代農業,推動“龍門年桔”“龍門三黃胡須雞”等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培育注冊,積極搶占大灣區高端農產品市場。持續做強絲苗米和三黃胡須雞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今年力爭兩個產業園區目標產值分別達到13.17億元、16億元;完成茶葉市級產業園建設,推動茶葉新增種植面積2500畝以上;啟動蜂蜜市級產業園建設,蜂蜜產量達0.27萬噸。
在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龍門縣正高標準規劃建設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打造增江沿江文旅體經濟帶,呈現美麗的增江百里畫廊;大力發展康養旅游,加快推動龍門森林溫泉旅游向康養度假旅游轉型……
為進一步推動文旅商融合發展,釋放消費潛力,龍門將推動縣城商業綜合體、永漢鎮奧特萊斯商業綜合體項目落地,并通過打造嶺南特色鎮村,以鄉村振興示范帶和典型鎮村培育作為重點和抓手,挖掘文化內涵,打造品牌IP,推動龍門文旅高質量發展。
推動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
藍天、碧水、凈土……生態龍門藍綠交織。生態質量持續領跑,離不開龍門縣對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努力付出!熬G色低碳安全發展標桿”是省委、省政府賦予惠州的四個戰略定位之一,這為龍門加快推進產業綠色發展堅定了信心與決心。
多年來,龍門縣堅持在優化生態環境上下功夫,突出綠美龍門引領,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加速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
今年龍門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厚植綠色發展底色。大力發展新型儲能、天然氣、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項目。加強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工程全流程監管,推動綠色建材產業發展。
下一步,龍門縣將在推動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再制造產業發展、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以及推動既有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改造方面下功夫,加快推進產業綠色化發展。
目前,在龍門縣有關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光大水泥、塔牌水泥、華潤水泥等重點用能大戶已按期完成電機能效提升改造。下一步,龍門縣將加快企業開展綠色改造,進一步提升工業企業能源利用水平,加快促進企業節能降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為加快再制造產業發展、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龍門縣還將以創建省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為抓手,協助企業創建省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爭取相關獎補資金,實現一般工業廢物和市政污泥等固體廢物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減少頁巖等原材料的消耗,節省原煤消耗。與此同時,龍門縣謀劃推動既有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改造,在龍門工業園獲批省級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形成示范引領效應。
做強縣城做旺鄉鎮做活農村
近年來,龍門縣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毫不動搖將“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作為推動縣域發展的總抓手,把各項工作往深里抓、往實里抓,以可知可感的變化加快形成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在2023年度廣東省實施“百千萬工程”考核評價中,龍門縣獲評進位類縣(市)優秀等次,成為全市唯一入選省首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縣。
《意見》提出,支持惠州大力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為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龍門提出,要在持續壯大縣域經濟及打造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等方面進一步下功夫,加力提速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
龍門縣一直把龍門工業園作為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接下來,龍門將持續抓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不斷提升園區產業承載能力;在現代農業領域,龍門將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為載體,抓好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推動茶葉、蜂蜜等特色農產品向精深加工方向延鏈補鏈,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集群。與此同時,龍門還將繼續深入挖掘環“兩山”資源,加強區域交流與合作。隨著“旅游+”工程深入實施,龍門縣會持續策劃舉辦騎行、馬拉松賽等競技體育賽事,加緊特色街區改造、農民畫文創基地項目引進等,進一步探索“旅游+體育+文化”融合發展新路徑。
龍門提出,未來將在打造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上發力。一是做強縣城。以縣城為中心,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高水平推動縣城擴容提質,加快完善G355線等縣內“交通動脈”,健全防洪排澇設施,持續推進“舊城改造”項目,持續提升縣城承載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把縣城打造成二產三產融合主要載體。二是做旺鄉鎮。加快推進公共性、平臺性程度較高,惠及較多群眾及市場主體的新型城鎮化項目建設。發揮好鄉鎮對接城市輻射農村的節點支撐作用,著力將其打造成為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鄉村經濟中心,促進城鄉加快融合。三是做活農村。積極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促進商貿流通,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暢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促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結合農業生產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等帶動鄉村旅游、農業旅游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策劃 惠州日報記者曾興華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謝永健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