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龍門農民畫新展”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開展
百幅農民畫繪就新圖景
8月2日下午,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和龍門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主辦的“愉悅龍門——龍門農民畫新展”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開展,展出作品100多幅,涵蓋半個世紀以來四代農民畫家的代表作品,重點展示龍門農民畫近20年取得的新成就、出現的新變化,彰顯這門鄉土藝術歷久彌新的魅力。
這是近15年來龍門農民畫第二次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展出,本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22日,免費向游客市民開放。
龍門農民畫畫家鐘永廉(右一)向觀展市民介紹自己的參展作品。
時隔14年龍門農民畫展再登場
龍門農民畫創作始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1972年,龍門縣文化館興辦起第一期龍門農民畫培訓班,開啟了龍門農民畫的專業創作。經過多年發展,龍門農民畫已形成別具一格的表現手法、抽象風格以及民間審美情趣的繪畫技法。
龍門農民畫家創作出大量構思精妙、充滿嶺南鄉情的優秀作品,在全國產生一定影響,龍門縣被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并與上海金山、陜西戶縣并稱“中國三大農民畫鄉”。龍門農民畫,已成為惠州乃至大灣區閃亮的文化名片之一。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以嶺南畫派代表人物關山月命名,是首批9家國家重點美術館之一,約15年前與龍門農民畫結緣,相關專家多次到龍門調研龍門農民畫。早在2010年,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曾收藏了一批龍門農民畫精品,并舉辦了“鄉情嶺南——龍門農民畫展”,與龍門農民畫家們結下深厚友誼。時隔14年,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攜手龍門,推出“愉悅龍門——龍門農民畫新展”,展示龍門農民畫新氣象、新變化。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副館長陳俊宇表示,該館十多年來持續關注龍門縣,希望為龍門農民畫的宣傳推廣盡一份力。時隔十余年,龍門農民畫有了令人欣喜的發展,畫家們敏銳捕捉到鄉村振興新面貌,從主題到形式都更現代、更時尚,同時,農民畫產業化與地方旅游經濟深度融合,以農民畫元素開發各種文創產品和網絡資源,不僅豐富了鄉村的文化生活,也受到都市人的追捧和喜愛。
龍門縣副縣長張振東表示,龍門再次攜手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推出此次展覽,不僅是對龍門農民畫發展歷程的一次全面梳理,更是對近20年來龍門農民畫所取得新的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期待雙方未來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擴大龍門農民畫在大灣區乃至全國的影響力,讓這朵嶺南民間藝術之花在中華大地上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優秀作品將合編成冊
此次展覽,由龍門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代表31位龍門農民畫家,向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捐贈100幅作品予以永久收藏。開幕式上,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為龍門農民畫家代表頒發了收藏證書。
龍門農民畫在龍門縣政府長期支持與推動下煥發出新時代的氣象:龍門農民畫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多位藝術家成為非遺傳承人,農民畫作品被收入人教版初中《美術》教材,一系列文創產品成為龍門文旅的重要文化品牌。此次畫展,展出的基調就是“新”,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環境的變化,新一代龍門農民畫畫家的創作也發生了變化,他們的描繪題材、構圖方式、造型特點、配色方案都與前代畫家不同,甚至在藝術媒介上常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觀看展覽的深圳藝術家代表對龍門農民畫的繪畫技巧和表達方式頗為贊許,他們紛紛表示,依托悠久民間美術傳統基礎發展起來的龍門農民畫大放異彩,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能促進區域文化發展。
龍門農民畫協會會長鐘永廉表示,隨著一代代畫家努力探索和傳承創新,龍門農民畫形成獨特的風格,帶有明顯的嶺南印記,進一步奠定龍門作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的地位。未來,龍門農民畫將在堅守地方特色的同時大膽創新,不拘一格,與時俱進,多元發展,不斷提高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傳播力和影響力。
多年來,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以展覽帶動研究,以研究提升展覽。該館將前后兩次“龍門農民畫展”的優秀作品合編,并對龍門農民畫的發展歷程進行系統地梳理、評述,集結成冊,供廣泛交流和研究。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