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深汕西改擴建項目吉隆至淡水東互通段完成交工驗收
春運前或開放雙向八車道通行
惠州日報訊 (記者戴建 通訊員沈高 詹桃 張力心)12月31日,廣東省交通集團所屬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發布消息,該項目吉隆至淡水東互通段完成交工驗收,共48.5公里具備雙向八車道通行條件,預計春運前將開放八車道通行,該段最高車速將由100千米/時升級為120千米/時,司乘人員行車體驗將進一步提升。
深汕西改擴建項目吉隆至淡水東互通段完成交工驗收。
應用全國“六大首創”打造“智慧新擴建”
“我們致力打造智慧新擴建品牌,大力鉆研創新技術,推動吉隆至淡水段建設提質增效。”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總工程師邱志雄表示,此次通過交工驗收的吉隆至淡水段約占全線146公里的三分之一,為項目2024年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據介紹,該項目在全線推行應用創新技術50余項,其中6項為全國首創。項目引入預制擋墻智能生產線、新澤西護欄預制生產流水線、機制砂生產線、碎石精加工生產線等自動化智能智造生產線,以自動化、規模化、智能化生產代替傳統手工作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建設成本。
該項目打造的首條小型預制構件自動化生產線,整個生產過程全部由機械自動完成,實現24小時連續自動化生產,產能比原有傳統生產方式提升5倍,在構件生產過程中展現出非一般的速度與效率。
深汕西改擴建項目吉隆至淡水東互通段完成交工驗收。
設置路面積水檢測儀助力平安暢行
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深汕西高速車流量逐漸增大,對高速公路應對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在全線應用27套路面積水檢測儀,主要設置于高邊坡、超寬、匝道處等事故易發地,快速提示積水情況,確保司乘平安暢行。”邱志雄介紹。
據悉,路面積水檢測儀采用多光譜遙感技術,可實時連續采集路面溫度、路面水膜厚度,測算路面濕滑程度,并融入現有公路自動氣象監測網絡,通過可變情報板等信息發布手段,向司乘人員發布當前路段路面信息,提醒過往車輛減速慢行。
為更快更好應對突發事件,項目還對沿線永久性監控設施設計進行了實地勘察復核,分批進行了監控設備更新,在全線135處設置機電監控設備,猶如一只只“天眼”時刻守衛司乘人員的行車安全。
白云收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