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堅持制造業當家 挺起產業“脊梁”
—— 一論認真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惠州日報評論員
制造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城市興。
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指出,大力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加快建設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要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決策部署,深刻領會“制造業當家”的戰略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將其作為惠州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主要路徑之一,把制造業這份厚實的家當做優做強,在新的高度挺起惠州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
作為工業主體,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是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做優做強制造業,已成為提升城市發展質量、贏得競爭主動、維護經濟安全的關鍵所在。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最根本的是立足制造業加快建設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發展制造業是惠州的傳統,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惠陽地委就提出工業化發展方向。經過40多年艱苦奮斗,如今的惠州已經蝶變為“萬億工業大市”。過去惠州靠制造業起家,新征程上要靠制造業當家,始終堅守制造業立市不動搖,以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加快建設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要著力抓好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大產業支撐大發展,大集群匯聚大產業,打造“2+1”現代產業集群,是惠州統籌考慮發展基礎和未來前景作出的戰略抉擇。大平臺承載大產業,高水平的空間載體集聚高質量的產業發展。大項目“長出”大企業、帶動大產業,今天有大項目投資,明天才有大產業發展。大企業實力很大程度上決定產業競爭力,有大企業才能挺起大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脊梁”。環境優,才能吸引企業投資、項目落戶,抓大環境、建好環境,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五個大”既是目標,也是手段,是一個有機整體,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是落實制造業當家戰略的主要抓手。
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加快建設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具體來說,要聚力大產業,在打造產業集群上下功夫,錨定世界級規模持續鍛長板、揚優勢、強支柱,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提升大平臺,在集聚資源要素上下功夫,加大政策引導支持,打造特色品牌園區,吸聚高端產業、匯聚高端人才。要突出大項目,在強化支撐引領上下功夫,以大項目穩投資穩預期、引領園區建設提速、檢驗領導干部能力。要狠抓大企業,在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上下功夫,培育壯大行業領軍企業形成“頂梁柱”,營造“以大帶小”產業協作“生態圈”,激發大企業創新引領“源頭活水”,打響先進制造業“惠州品牌”。要營造大環境,圍繞“國企敢干”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圍繞“民企敢闖”增強投資信心,圍繞“外企敢投”主動對接國際規則和標準,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此外,要打造適應惠州產業發展的人才梯隊,為制造業當家夯實人才基礎。
邁上新征程,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前景無限廣闊。全市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按照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部署要求,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大力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全面推動工作力量向制造業加強、政策措施向制造業傾斜、資源要素向制造業聚集,加快建設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為新時代新征程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惠州精彩篇章努力奮斗、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