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已檢驗合格待出口的智能終端精密結構件、精密模具等產品正在打包裝箱,準備啟運;惠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上,滿載的運貨卡車穿梭不停,一個個大型貨柜正在裝卸“登船”,即將出海;在惠州國際快件監管中心,進入11月連續多個夜晚都燈火通明,跨境包裹分揀線開足馬力,幾乎每天有數萬個跨境包裹要進行掃描、分揀、裝箱作業……這是2022年三季度,記者在采訪中看到的忙碌情景。
2022年,在海外消費市場需求萎縮、粵港跨境貨物運輸不暢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影響下,惠州努力推動進出口穩定存量,拓展增量,不僅守住3000億元總額大關,還實現了小幅增長,繼續保持韌勁和增勢。惠州海關統計顯示,2022年,惠州進出口總額為3091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出口2045.2億元,進口1045.8億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出口機電產品達1506.8億元,占全市出口總值的73.7%,超過7成。在惠州堅持工業立市、深入實施制造業當家的當下,“惠州制造”暢銷全球,有力展現了惠州作為“萬億工業大市”的整體優勢。
惠州港碼頭。
保持增勢
截至2022年7月惠州進出口連續25個月保持正增長
外貿進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穩住外貿基本盤,是推進大循環和雙循環的重要前提。疫情前兩年,在經歷2020年上半年的短暫低迷后,從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惠州外貿連續18個月保持正增長。進入2022年后,這種增勢得到延續,到2022年7月,惠州已實現連續25個月的正增長,特別是2022年5月份及6月份進出口增長均在10%以上。
惠州海關統計顯示,2022年,惠州一般貿易和保稅物流快速增長。當年1~12月,惠州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537.6億元,增長16.7%,占同期進出口總值的49.7%;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167.6億元,增長32.6%。
RCEP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簡稱,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它是以發展中經濟體為中心的區域自貿協定,覆蓋東盟十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5個國家,其人口、GDP總量、進出口總額都接近全球總量的三成。在我國陸續從32國普惠制“畢業”的背景下,RCEP正式啟航對我國進出口企業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2022年1月1日,惠州首票RCEP原產地證書在惠州港海關順利簽發。統計顯示,2022年,東盟成為最大貿易市場,惠州對東盟、歐盟和臺灣地區分別進出口452.5億元、328.5億元和283.9億元,分別增長10.9%、11.8%和18.1%。
此外,2022年,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占比超六成,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其中,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985.2億元,占64.2%;民營企業進出口929.7億元,增長29.8%,占30.1%;國有企業進出口171.8億元,增長16.8%。
惠州港海關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為企業開拓新市場指明了方向。
展現優勢
惠州制造在電子信息等優勢領域與全球產業鏈緊密相連
當前,惠州正深入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加快構建“2+1”現代產業集群。作為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惠州制造”多個領域在全國乃至全球有重要影響力,截至2022年,全市有10余家企業上榜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100強。近年來,隨著海外需求日益旺盛,惠州企業搶抓機遇出海搶單,尤其是5G智能終端、半導體顯示、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電池、PCB等優勢產業鏈在全球備受青睞,企業出口也迎來了更大機遇。
2022年,延續著此前的勢頭,惠州機電產品出口依然占據重要份額,1~12月,惠州出口機電產品1506.8億元,占惠州出口總值的73.7%,其中,電工器材出口242億元,增長13.8%。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355.7億元,增長9.1%,占17.4%。其中,服裝、鞋靴、箱包分別增長48.5%、25.3%、33.7%。此外,出口農產品20.4億元,增長127.3%。
今年春節期間,在仲愷的惠州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即惠州華星)高世代模組生產車間,智能生產線仍然忙碌,一塊塊大尺寸的液晶顯示模組成品正在檢測、打包、封裝、入庫,停靠在倉庫門前的物流車蓄勢待發。據TCL科技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披露,2022年上半年,其生產TV 面板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二,55吋和75吋產品份額全球第一,65吋產品份額全球第二。而惠州華星現已成為生產22~110吋全尺寸TV模組的生產基地,2023年,其生產能力有望達到6000萬臺。
廣東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智能終端精密結構件制造領域的頭部型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領域。該公司董事長吳寶玉2022年在受訪時介紹,近幾年,公司六七成銷售額來自出口,是亞馬遜、谷歌、臉書等智能終端知名品牌的合格供應商。
作為電子信息產業重鎮,惠州需要與全球供應鏈在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高端設備、原材料等方面展開合作,推動產業共建。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惠州進口機電產品660.8億元,增長15.4%,占惠州進口總值的63.2%,其中,集成電路進口398元,大幅增長49%。同期,進口原油161.5億元,增長49.6%,占15.4%;進口基本有機化學品42.4億元,增長72.8%。
1月25日,惠州華星光電的員工春節不打烊,在車間檢查面板的外觀。
優化服務
商務、海關部門多措并舉優化服務保障惠州外貿穩健發展
外貿進出口涉及的行業企業覆蓋面廣,包含原材料、中間品、產成品等不同類型,牽一發而動全身,穩外貿是確保經濟平穩運行的關鍵之一。2022年,全市商務、海關等相關部門著力通過優化服務、落實政策、減費降稅等舉措來穩外貿。
據悉,近年來,惠州持續加強穩外貿政策扶持力度,積極落實國家、省和市穩外貿政策,幫助企業保供應鏈穩產業鏈,對進口關鍵設備、核心零部件和重點原材料給予進口貼息支持;努力擴大出口信保覆蓋面,加強出口信保支持力度,在全省創新推出國內信用保險支持政策;市商務部門還出臺全省首例“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匯率風險管理”支持政策,促進我市外貿進一步穩定向好發展。
此外,惠州積極落實重點外貿企業聯系服務機制,每月開展100強外貿企業調研,會同中國信用保險惠州辦事處加強80家重點外貿企業跟蹤監測。2022年,市商務局會同市稅務局、惠州海關、中國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等8個部門聯合印發《惠州市促進外貿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著力加強財政、稅務、海關、外匯管理等方面支持措施。
為開拓國內外市場,2022年,惠州組織TCL科技、美盛隆等企業參加131屆和132屆線上廣交會以及“粵貿全球”系列展會;支持企業“出海”搶訂單,鼓勵惠州本地外貿企業通過商務包機等方式赴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參加境外線下展,對參展企業的出入境包機費用給予政策支持。
“2022年是非常有挑戰的一年,我們進行了不斷的嘗試和創新,也幸好有政府部門的扶持,讓我們在疫情期間也能走出去開拓市場。”2022年11月初,主營智能電子化妝鏡的制造型外貿企業——惠州市嘉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搭乘政府包機參加了2022 第四屆廣東(馬來西亞)商品展。該公司總經理李少艷說,當時的火爆氣氛讓她喜出望外,也印證了“惠州制造”的魅力,2023年,公司計劃在海外東南亞馬來西亞建立海外倉和營銷中心,主要輻射東南亞市場生態鏈,此外,還計劃在美國建立海外倉和辦公室。
嘉瑤智能科技公司的產品在馬來西亞展深受歡迎。
海關部門在優化通關、助力企業拓展市場、加強信用認證等方面也不遺余力。2022年11月14日,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一大早就來到惠州港海關送去感謝信。據了解,該公司當月申請約5億元的政策性退稅已經審核批準完畢,這是2022年8月海關政策性退稅流程優化改革以來,該公司獲得的第五筆海關政策性退稅,合計退稅金額約27億元。
該負責人表示,有了惠州港海關的退稅政策幫扶和優化審批辦理服務,退稅審批時間比以往縮短了16天,極大地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可大幅降低運營成本超過200萬元。
2022年7月,為落實促外貿保穩提質要求,惠州海關制訂“促進外貿保穩提質‘1+1+N’惠企行動工作方案”,在明確1個工作方案,組建1個工作專班的基礎上,從提升通關時效、精簡辦事手續、拓展跨境物流新渠道等多個方面,推出促進外貿保穩提質首批26條惠企幫扶措施。具體包括了持續提升通關時效、全流程精簡辦事手續、推廣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推動RCEP高質量實施、提升公用型保稅倉庫效能、優化進出口貨物監管模式、拓展跨境物流新渠道、深化AEO認證培育、加強技貿措施應對工作、完善問題收集解決機制10個方面的工作。
2022年11月8日,隨著惠州海關關長陳維俊向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企業代表頒發AEO高級認證企業證書,億緯鋰能成為惠州市第38家海關AEO高級認證企業。億緯鋰能物流管理中心總監鄭澤華表示,通過海關AEO高級認證后,在享受到一系列高級認證企業專屬的便利化政策外,還將帶來合同訂單簽約率提升等額外優勢,客戶滿意度也預計將提升2%,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的一張“新名片”。
惠報全媒體記者劉煒煒 通訊員李志駿 吳雨霏
圖片由東江圖片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