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代表委員熱議“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為推動惠州高質量發展凝聚精神力量
人文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今年市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圍繞深入挖掘惠州特色文化內涵、煥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新活力、持續塑造錘煉城市精神品格氣質等積極建言獻策,以文鑄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興業,為推動惠州高質量發展凝聚精神力量。
2023年惠州多彩非遺鬧元宵大巡游活動在市區環城西路精彩上演。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關鍵詞:挖掘文化內涵
創建東江革命歷史文化品牌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東坡寓惠’等特色文化內涵”。
市政協委員、廣東閱客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鄒雄彬表示,在紅色文化建設方面,建議著力打造紅色文化大IP項目,創建東江革命歷史文化品牌。
“近代東江地區得革命風氣之先,社會變革浪潮洶涌澎湃。”鄒雄彬說,在東江革命的過程中留下的歷史遺跡、著名人物的歷史功績、東江革命的歷史經驗等革命歷史文化,已經成為東江人民的寶貴文化遺產,成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寶貴資源。惠州有理由、有資源,也有能力整合東江革命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好這個具有全國性重大意義的紅色文化品牌,讓文化賦能高質量發展。
“惠州要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在紅色文化內涵的挖掘上需要有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東西。”市政協委員、東江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李衛華說。比如大革命時期兩次東征主戰場都在惠州,應該在中山公園的陳展上體現出來;又如土地革命時期廣東第一個女共產黨員高恬波,廣東省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李源、鄭懷昌,他們都是惠州籍的革命先烈,他們的故居應該先列為保護對象,條件成熟再去修繕。另外,在推進東江縱隊紀念館升級改造過程中,應加大東江縱隊政委尹林平的分量,因為抗戰時期廣東先后成立的中共廣東省臨時工作委員會、中共廣東區黨委,尹林平都任書記,領導了廣東1942年6月以后的抗戰,但這點宣傳不夠,需要更多推廣普及,豐富紀念館的內容。
關鍵詞:文化賦能
宣傳科普古窯陶瓷文化拓寬社會影響力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市政協委員、市東平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小倫建議,加大惠州傳統青白瓷非遺文化推廣和衍生文創產品的研發力度,讓社會上更多人才資本進入傳統工藝文化產業。在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北宋東平窯址和惠東白盆珠的白馬窯址附近建立陶瓷文化館,宣傳科普古窯陶瓷文化,拓寬社會影響力,助力海絲申遺,同時加大對本行業從業人員的扶持獎勵力度,吸引灣區工藝人才聚集而形成灣區工藝美術高地。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東江縱隊紀念館等場館升級改造,更新市博物館、科技館展陳。我建議將江北新華廣場和濱江購書中心納入更新范圍!笔腥舜蟠、廣東卓凡律師事務所任主任楊擇郡認為,惠州高質量發展包括文化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書香濃濃、書聲瑯瑯;葜菀恢痹谔嵘幕泴嵙,以前我們不敢想象能在惠州看到高品質的文藝演出,但是建設惠州文化藝術中心引入保利公司后,市民實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品質文化藝術!吧钲诘哪仙綍菓撌俏覀儗说膶ο,希望惠州至少擁有一座像深圳南山書城一樣的城市書店!
關鍵詞:活化利用
打造增江沿江文旅體經濟帶
如何助推龍門高質量發展,市人大代表、龍門縣委副書記、代縣長陳宇浩表示,可著手打造增江沿江文旅體經濟帶。一方面充分發揮龍門各種基礎設施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沿增江串珠成鏈打造百里文化產業集群帶。另一方面,可引溫泉入縣城,把縣城打造成為特色中心區,跳出單一“打卡式景點”產品供給,讓“過路客”變“過夜客”、“一日游”變“深度游”。同時,圍繞龍門古縣城、古街區進行微改造和再提升,不斷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公共服務功能,切實讓縣城擴容提質,提升縣城承載力,進一步促進全域旅游發展。此外,需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今年將力爭出臺民宿、溫泉酒店等旅游類酒店的質量標準體系,以此提高龍門旅游類酒店的品質,逐步培育出全國知名酒店品牌。
“增江沿岸每一段風光不同,文化、古建筑等也不盡相同,增江沿江文旅體經濟帶的打造將對增江沿岸的鄉鎮經濟起到很好的拉動作用!标愑詈普f,前不久,龍門已經就增江沿岸文旅體資源進行了梳理,預計可以打造17個文旅體項目,部分項目進入了招商階段。
市人大代表、惠州市愛樹文旅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謝煒添說,這幾年由于產品老舊衰落疊加疫情等影響,龍門北部和南部的旅游經濟發展存在較大差距。他建議,有關部門對北部山區旅游資源做一個詳細調研,摸清家底,進而對優質旅游資源進行梳理,形成優質旅游資源清單,有針對性地進行招商。
“我們招商也不應該局限在大項目,也要引進優質的中小項目,大小項目都需要同等對待!敝x煒添說,大量的優質小項目聚集在一起,同樣能夠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同時,要通過政府統籌、引進外地資本等對現有老舊度假區進行迭代升級,更好發揮龍門優質旅游資源的作用。
市人大代表、惠陽區自然資源局總規劃師文志勇建議,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以“點、線、面”的形式,修復挺秀書院,保護和活化南粵古驛道惠陽段,推進葉挺故里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據了解,南粵古驛道惠陽段主要是位于惠陽區秋長街道的群英古道、烏石鼓古道。近年來,秋長街道響應“文化強省”戰略,開展南粵古驛道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推動沿線紅色文化、生態旅游、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把綠色生態潛能轉化為秋長城鄉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目前,該古驛道為惠州市古驛道重點線路,正申請納入省南粵古驛道重點線路。
關鍵詞:精神文明
全域化推進鄉村“復興少年宮”
針對未成年人學習教育,市政協委員、惠陽區政協副主席劉偉琳提出了全域推進鄉村“復興少年宮”的建議。她認為,建設鄉村“復興少年宮”是促進農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陣地,是助推鄉村振興和農村文明進步的重要抓手。她建議在惠州全域化推進鄉村“復興少年宮”,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建設成促進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的公共教育和文化服務陣地,形成低成本、受歡迎、可持續、有成效的運行模式,確保成為孩子受益、家長滿意、社會稱贊的育人工程、民心工程。
“惠州要把綠色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把優美的環境作為優質營商環境的名片!笔腥舜蟠、惠州市鑫域環?萍加邢薰径麻L、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會長林建靜建議,要發揮全市志愿者力量,共同發動全民參與愛綠植綠護綠行動,營造全社會參與綠美惠州建設的良好氛圍,讓綠美惠州的環保理念深入民心。如這兩年惠州興起的撿跑活動,就很好地詮釋了全民健身和提高民眾環保理念、建設美麗惠州的意義。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侯縣軍 邱若蓉 匡湘鄂 李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