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加快挺起惠州產業“脊梁”
—— 一論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和總抓手推動經濟總量突破6000億元
惠州日報評論員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體會到‘挺起產業脊梁’的緊迫感。”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堅定不移走集群化園區化發展路子。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就要堅持“企業集中、要素集聚、土地集約”的思路不動搖,矢志不渝推進產業集群化園區化發展,立足制造業這個厚實家當,加快挺起惠州產業“脊梁”,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勢能。
產業是高質量發展的實力支撐。集群化是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園區化是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形態。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能級,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必須以實體經濟為著力點,走集群化園區化發展路子,建設惠州現代化產業體系。大疫三年后,“拼經濟”是今年工作的主基調。按照市兩會部署,2023年惠州地區生產總值的預期目標是增長7%以上,乘勢而上推動經濟總量突破6000億元。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更要堅定不移走好集群化園區化發展路子。也只有堅持走好集群化園區化發展路子,才能加快挺起惠州現代產業的“脊梁”。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之根基、實體產業之命脈。挺起產業“脊梁”,關鍵是通過集群化園區化發展路子做大做強制造業,讓這份厚實家當成為支撐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四梁八柱”。必須堅持制造業當家不動搖,集中力量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和“3+7”產業園區,推動產業向園區集聚,資源要素向制造業集中,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在新一輪區域競爭、市場爭奪中搶占先機。要實施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狠抓制造業項目招引、竣工、投產,持續用力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培育壯大生命健康產業集群,進一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要堅持工業項目必須進園區,著力提高工業用地產出率;加強園區高端品質塑造,完善配套設施和基礎設施;培育發展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園區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在更高水平上融合互動發展。
產業強,發展質量才會高。新的一年,只要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迅速貫徹落實市兩會工作部署,錨定6000億元目標,大力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堅定不移走好走穩集群化園區化發展路子,加快挺起惠州現代產業的“脊梁”,就一定能持續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能級,為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加快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