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熱播劇《狂飆》和惠州的不解之緣
主演張頌文兩度和惠州結緣,《狂飆》拍攝場地由惠州公司選取協調
要問最近誰最火?高啟強第一,張頌文第二。
電視劇《狂飆》播出以來,收視率和口碑一路狂飆。劇中飾演涉黑商人高啟強的張頌文用爆裂的演技為自己贏得了廣泛關注,甚至有網友評價:“建議查查張頌文,不像演的。”而張頌文也真的被不少人“查”了,他的不少經歷也隨之曝光。
惠州日報記者通過搜索張頌文的微博及進行相關采訪發現,張頌文和惠州緣分頗深,而電視劇《狂飆》的所有拍攝場地選取、協調工作都是由惠州影視公司——惠州市義合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
張頌文曾多次發微博為惠州西湖、惠州夜景、惠州工業文化代言。 網絡截圖
多次發微博為惠州“代言”
2021年5月,張頌文領銜主演的電影《掃黑決戰》公映,這部戲全程在惠州拍攝,票房收入4.05億元。
2020年在惠州拍攝《掃黑決戰》期間,張頌文曾多次發微博為惠州西湖、惠州夜景、惠州工業文化代言。在張頌文的鏡頭下,傍晚的東江大橋華燈初上,別有一番韻味,惠州西湖郁郁蔥蔥,美不勝收。
記者獲悉,張頌文和惠州的緣分要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彼時的張頌文,還是一名一線導游。年輕、優秀的他在那時候的月工資高達2萬多元,還獲得過“廣東省最佳導游”的榮譽。做導游期間,他帶旅游團來過惠州。
“今天在廣東惠州的西湖賓館取景拍攝,二十多年前我當導游時,就帶旅游團來過這里。賓館是1984年5月10日落成的,那天也是我的生日,當時就知道和它的緣分很深,所以相信還會再見。惠州西湖有兩樣東西印象極深,一是景區里很多棵百年古樹,二是水面的倒影,這兩樣今天都看見了。”2020年11月17日,張頌文在《掃黑決戰》拍攝期間,發微博表達了自己的感慨,字里行間,對惠州的秀美景色諸多贊賞。
對惠州美景美食都記憶猶深
“電視劇《狂飆》的拍攝場景選取、協調工作都是由我們公司負責,這也是我們第二次和張頌文所在的劇組合作。”惠州市義合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外聯制片宋軍華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公司2021年4月中旬收到《狂飆》劇組的信息,希望他們在廣東省境內找相關的拍攝場景。
宋軍華告訴記者,《狂飆》這部劇時間跨度20年,他們需要找一個既有老城區又有現代都市的城市進行拍攝。經過5個月的努力,當年9月才將所有拍攝場景定下來。這也是他們第二次和張頌文所在的劇組合作。
“張頌文在惠州拍攝的時候,多次表達過很喜歡惠州,這些從他所發的微博中便可見一斑。”惠州市義合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藍偉雄說,張頌文在拍攝《掃黑決戰》的時候,對西湖的美景美食印象都很深刻,其中尤愛客家美食。在惠拍攝期間,張頌文還和劇組的人到惠州老字號——東昌餐館吃飯。“他覺得我們惠州美食味道不錯,餐館老板還把他在餐館吃飯的照片洗出來,掛在店內,大家現在過去‘打卡’都可以看到。”
相關新聞
31部影視劇去年在惠州拍攝生產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州的文化資源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長期以來都是各類影視劇組青睞的取景地、題材庫和天然片場。
2021年以來,圍繞探索建立影視產業發展機制,惠州市委宣傳部積極服務影視劇組,以影視產業的熱度加持文旅發展的軟實力,不斷提升惠州對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特別是2022年2月,惠州印發《惠州市影視拍攝取景工作指引》,與來惠拍攝的劇組形成良性配合。
“近4年來,共有60多部影視劇在惠州拍攝、生產,其中比較出名的有《何以笙簫默》《美人魚》等。”惠州市委宣傳部出版(版權)電影管理科科長王書林說。最高峰期就在2022年,全年共有31部影視劇在惠州拍攝、生產。其中,由郭京飛、任敏、王源主演的《燦爛燦爛》即將上線,由楊紫、范丞丞主演的電視劇《199愛》還在緊張拍攝中。
“接下來,我們將做好相關劇目的配套宣傳,通過優秀的影視作品,把惠州的好山、好水、好風俗推向全國、推向世界,進而提升惠州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王書林表示,惠州將繼續強化“店小二”的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進一步加大對影視劇組的配套服務力度,努力為影片創造良好的拍攝條件,讓惠州的美通過影視劇被更多人知悉。同時,惠州還將鏈接更多影視資源,讓更多影視劇來到惠州拍攝,讓更多人來到惠州為惠州“代言”。
惠州新華書店《孫子兵法》賣斷貨
電視劇《狂飆》的影響力遠遠不止于此。在《狂飆》中,張頌文飾演的大反派高啟強喜歡研讀《孫子兵法》,“看孫子兵法,品啟強人生”成為網絡熱詞。記者從惠州新華書店有限公司獲悉,受電視劇影響,《孫子兵法》一書銷量“狂飆”,一度斷貨。
“1月26日,我們知道《狂飆》爆火以后,立即籌劃了《孫子兵法》書籍的宣傳推薦工作。”惠州新華書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店將各類版本的《孫子兵法》集中顯著陳列,并策劃拍攝了短視頻發布至抖音號、視頻號。
“通過一系列宣傳推介工作,《孫子兵法》已成為新華書店門店及線上商城暢銷書,部分版本更是一度斷貨。”該負責人說,接下來,他們將持續關注市場動態,及時備貨、補貨,滿足讀者的購書需求。惠州日報記者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