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借綠打造美 點“綠”化為“金”!惠州全力推進“綠美惠州”建設

原標題:

  我市在增綠護綠用綠上下功夫,全力推進“綠美惠州”建設

  借綠打造美 點“綠”化為“金”

  在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上,“綠美廣東”成為關鍵詞。全會強調,要突出“綠美廣東”引領,高水平謀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探索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路徑。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落實好綠美廣東大行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讓惠州人民生活在藍天白云下、鳥語花香中。

  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工作,厚植綠美惠州亮麗底色,讓綠色家底更為厚實;鞏固國家森林城市成果,守護古樹名木,充分發揮綠色資源作用,打造生態優美的花園城市;努力實現增綠與增收雙贏,點“綠”化為“金”……這是惠州市貫徹落實“綠美廣東”工作的具體舉措。

  作為森林覆蓋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8個百分點的地級市,生態歷來是惠州最寶貴的資源。近年來,我市林業部門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在增綠、護綠、用綠上下足功夫,奮力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為惠州加快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提供堅強的生態保障。

  經過一代又一代林業人的接續奮斗,惠州全市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不斷取得新進步——全市森林覆蓋率61.66%,森林蓄積量4150.85萬立方米,全市森林面積超過1049萬畝,全市林地面積超過1028萬畝,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等,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態旅游、新業態產業得到長足發展。

  

惠州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工作,厚植綠美惠州亮麗底色;葜輺|江圖片社供圖

  厚植生態底色

  從“綠起來”轉變為“美起來”

  植樹種綠,大力推動國土綠化建設,不僅能極大提升生態環境質量,還能讓惠州的“綠色家底”更加殷實。每年3月,南粵暖風吹綠大地,也喚醒了惠州人民踏春植樹的熱情。每到這時,我市林業部門在全市范圍廣泛開展多次數、多層級、多地域、多主題、多形式的義務植樹活動。據統計,2022年我市出動義務植樹287.85萬人次,累計完成義務植樹760.49萬株;建設森林村莊57個;建成綠美古樹鄉村2個。

  去年,我市順利完成造林綠化空間和草原資源評估工作,通過國家和省的驗收。同時,惠州市紅花湖林相改造項目建設已全面完成,并經過竣工驗收;紅樹林營造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建設任務,營造修復任務完成率排名全省第一。林相改造和紅樹林營造,不僅有效提升綠化質量,更讓我市實現從“綠起來”向“美起來”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在省林業局大力支持下,我市粵港澳大灣區(惠州市)東北部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入選2022年中央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面積18.6萬畝,其中退化林修復11.7萬畝、紅樹林造林0.1萬畝、油茶營造0.3萬畝、森林撫育6.5萬畝,總投資4.025億元。在此背景下,我市林業部門通過印發建設方案,明確落實責任;制訂管理辦法,規范項目建設;強化監督指導,實施掛圖作戰等措施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推動項目落地見效。

  守護“綠色文物”

  1萬余株古樹見證惠州千百年悠悠歷史

  古樹蒼蒼,屹立于千年風霜雨雪之中。古樹名木作為“有生命的文物”,留住惠州人的鄉愁,也成為惠州的“綠色史書”。

  在惠州,經認定公布的古樹名木共10881株,數量居全省地級市第一名。它們以其獨具的科研、科普、歷史、人文和旅游價值而日益為人們所重視,成為惠州的一張綠色名片。同時,我市林業部門為上萬株古樹名木建檔“落戶”,使惠州成為全省第一個建立古樹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地級市,第一個完成全省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并取得了全省古樹名木普查建檔工作優秀獎。

  目前我市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中,年歲最長的數兩株年逾千歲的古樹,分別是羅浮山華首寺大雄寶殿左側的人面子(約1270年)和龍門縣麻榨中心村和斜村100號旁的榕樹(約1014年)。這兩株千年古樹受到悉心照料,至今仍然郁郁蔥蔥、生機盎然。

  去年,我市在完成全市47棵瀕危衰弱古樹名木搶救性復壯的基礎上,又完成了30棵古樹名木的搶救性復壯,讓老樹“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我市全面完成全市古樹名木第5次普查,新增古樹553棵,并將全部古樹名木信息進行修正錄入管理系統;古樹名木管理系統升級改造已全面完成,新升級的古樹名木管理系統運行更加安全、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

  用活綠色資源

  釋放生態魅力讓市民共享生態紅利

  步入惠州植物園,映入眼簾的是綠樹成蔭、湖面如鏡,加上顏色各異的花朵馥郁芳香,景觀意境優雅……自2019年初正式對外開放以來,惠州植物園已成為惠州的新晉“網紅打卡點”。除此之外,紅花湖生態綠道、東江沿岸惠城示范段綠道以及大亞灣濱海綠道等多條特色綠道,林路相連,串聯起惠州西湖、東坡紀念公園、合江樓、水東街、金山湖公園等一處處重要的自然及人文景觀,為市民和游客提供綠色健康的游憩場所。

  自2014年惠州便獲得了“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成為廣東省首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地級市。這一“國字號”榮譽不僅是對惠州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高度肯定,也標志著惠州林業已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里程碑”,意味著廣大群眾可享受到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去年,我市大力推進新一輪綠化惠州大行動,大力實施高質量水源林、沿海防護林、鄉村綠化美化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建成了“山環水綠,綠廊穿梭,環境優美,生態優良”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形成了道路林蔭化、鄉村林果化、城市森林化的城鄉綠化格局。至此,惠州“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更多市民實現了“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

  有了綠水青山,不愁金山銀山。我市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已漸漸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每年寒冬,惠東縣梁化林場都有大批游客到此旅游,旅客們到這里“打卡”賞梅花,還到當地圩鎮購買梁化梅菜、梁化青梅酒、梁化辣椒醬、梁化油豆腐等當地林、農特產,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手段之一。

  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林藥科技示范園建設,啟動廣東惠州國家林藥科技示范園總規編制工作,繼續加強完善林藥科普園區相關基礎設備設施。目前,我市已完成九龍峰南藥種植示范基地建設任務,種植南方藥材面積340畝。申報成功中央財政科技推廣項目3項,驗收結題1項,申報獲批市農業技術推廣獎2項。深入開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調研,支持惠東縣大力推進沉香產業發展,進一步擴大優質品種綠棋楠的種植面積,扶持沉香加工企業發展。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等生態文明理念已融入惠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市加快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推我市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惠州日報記者游璇鈺

  通訊員張輝

編輯:小麗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顺县| 德保县| 马公市| 时尚| 平武县| 和田县| 德惠市| 且末县| 垣曲县| 葫芦岛市| 宁陵县| 景谷| 伊吾县| 呈贡县| 鄄城县| 夹江县| 芦溪县| 卓尼县| 社旗县| 晋州市| 徐汇区| 东乌珠穆沁旗| 广安市| 台州市| 厦门市| 恩平市| 六枝特区| 衢州市| 佛冈县| 青川县| 玉山县| 来凤县| 石首市| 西盟| 建始县| 广水市| 汝阳县| 澎湖县| 丹凤县| 阳春市|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