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居民小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專題培訓全面鋪開
垃圾分類培訓延伸至鎮街基層一線
“我們測算了一下,全市每天產生7320噸垃圾。”日前,在惠東縣居民小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題培訓班上,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副主任王光介紹。
推進垃圾分類,共創文明城市,惠州市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工作,逐步構建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全鏈條體系,生活垃圾分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已初步養成。為進一步提升全市垃圾分類整體水平,由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全市居民小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題培訓班正在全市各縣(區)全面鋪開,通過專題培訓,進一步做好垃圾分類工作,讓生活垃圾分類深入人心,使垃圾分類成為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逐漸成為常態。
學生在玩游戲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課堂授課和實地教學宣傳垃圾分類
隨著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深入,對于基層一線垃圾分類工作者的要求也不斷提升。早在2022年5月,由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專班)主辦的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培訓班開班,為期9天,全市915名垃圾分類工作人員參訓。培訓班課程內容豐富,指導性強,備受好評。
為持續提升一線垃圾分類工作者的能力,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再次舉辦培訓班,面向全市街道社區、物業小區基層一線人員,通過課堂授課和實地現場教學方式,更好地引導、服務市民進行垃圾分類。
日前,惠東縣居民小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題培訓班吸引了平山、大嶺街道辦居(村)委垃圾分類工作負責人、居民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小區物業項目主管、業主委員會代表等100人參加。
培訓班上,王光結合PPT講解,從國家政策法規解讀、物業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盡講解,并對如何破解實際難題提出了解決辦法,進一步強調了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性,明確了下一步工作的目標和方向。“生活垃圾分類實行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簡便易行的原則,大家都要行動起來,每個物業小區、每個人都有責任實行垃圾分類。”王光說。
為讓參訓學員對垃圾分類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各縣(區)的培訓班均組織了實地參觀環節。
在仲愷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喜悅城,仲愷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區房產管理中心、屬地街道辦以及物業公司負責人、項目主管、業主委員會代表等兩期約90余人參加實地培訓。
惠東縣則組織當地學員前往西枝江公園的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園現場參觀。該園是由惠東縣城管執法局聯手該縣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平山街道等共同打造并成為宣傳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陣地。
經過培訓,大家紛紛表示,這次系統的學習彌補了前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為下一步更好地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幫助。
統籌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
近年來,惠州堅持“一區一策”、分區推進,不斷夯實“頂層設計、宣教結合、流程再造”三項基礎,抓牢“智慧管理、宣傳發動、體系建設”三個重點,統籌推動我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工作,創新培育示范片區創建“惠州標桿”。
2月13日,惠城區居民區生活垃圾分類業務培訓班開班,邀請垃圾分類專家為惠城區街道、社區、物業小區基層一線人員開設垃圾分類培訓班,以提高公民素質,促進垃圾分類工作,為綠色環保作出貢獻。此次培訓班分7期舉辦,主要組織街道和社區具體負責垃圾分類工作骨干、物業服務企業區域負責人、物業小區項目經理以及物業小區保潔主管共700人參與。
作為惠州首個分類示范片區,惠城區垃圾分類工作示范帶動成效明顯。惠城區充分發揮“頭雁”示范作用,大力推進前端分類投放的宣傳督導,通過開展入戶宣傳、“桶邊督導”、進社區進校園等多種線上線下活動,不斷提高市民的知曉率、參與度,還建成橋東、橋西、龍豐、江北、河南岸5個垃圾分類工作示范街道。
自2022年以來,龍門按照“試點先行、點面結合、逐步推進”的工作理念,積極建成2個垃圾分類示范街道、5個垃圾分類示范小區的垃圾分類試點任務,同時選取了人流量比較大的悅龍公園打造成垃圾分類宣傳陣地,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2022年以來,仲愷高新區堅持強化“頂層設計、宣教結合、流程再造”三項基礎,抓牢“智慧管理、宣傳發動、體系建設”三個重點,全力爭創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譚琳 馬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