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周玉仁來說,去年是艱難的一年,也是具有挑戰的一年,更是收獲的一年。
作為粵東世聯行董事總經理,他帶著團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搭建世創傳播平臺,主推地產營銷直播,以全新的營銷解決方案應對技術進步、政策調整、疫情散發給行業帶來的沖擊,探索直播、短視頻等多元化的房地產行業新生態。
“你不擁抱新科技,就會被時代拋棄。”周玉仁說,2023年將是地產數字化營銷元年。憑借2年積極探索的經驗,他更加堅定了地產營銷數字化轉型的信心。未來,他期望在惠州構建一個高效、多元的地產營銷生態圈。
周玉仁(右)在做直播前準備工作。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購房趨勢改變+疫情”催生直播賣房
近幾年,隨著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出臺,疊加疫情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下降,惠州也不例外。據了解,去年惠州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面積均出現下降。
地產中介直接受到沖擊,曾經遍地開花的房產中介商鋪陸續關門。作為惠州最大的房地產綜合服務商“掌門人”,周玉仁早已感受到壓力,用最直接的一句話形容就是“都快撐不下去了”。傳統的營銷模式早已不能滿足業務需求,網絡化、數字化營銷模式應運而生。
當然,這并不是他堅決啟動數字化營銷的全部原因。
一直以來,地產是一個傳統行業。“安家立命”的普羅大眾觀念,讓購房成為人生重中之重,甚至可以“一套房掏空六個口袋”,這使得房子作為特殊商品,不僅總價高、難以標準化,更涉及長周期、復雜性交易。正因為如此,在這個萬億級的產業中,一直保留著傳統營銷方式,電商、直播等新業態滲透率極低。
沖擊來自社會消費群體結構與消費方式的根本變化。隨著90后、95后成為購房“主力軍”,他們對房子性質的理解多樣,購房動機不僅是為了安家或工作,個人喜好成為主要因素。作為E世代,他們更能接受數字化帶來的非面對面溝通便利,對以往中介當面“吹捧”推介并不感冒,VR/AR看房、視頻一對一對話等方式成為他們的選擇。
“疫情又是一個催化劑。”周玉仁舉例列出一組數據:全國大概有140多家房企重啟或新推出線上售樓處,其中TOP50以內的房企均設有線上售樓處,百強房企發起線上售樓處的超過9成。
“2021年,我開始嘗試做線上營銷,年底明確堅決快速進入‘戰場’。”說干就干是周玉仁的性格,購買專業設備、外招專業人員、內部培訓轉化,20多人的直播團隊組建起來了。2022年3月,周玉仁開設賬號推出“周知觀察”,他親自上陣做直播,專業分析地產政策、介紹項目,與粉絲互動交流。
打破信息不對稱,促進行業更透明
在“周知觀察”直播中,如今的周玉仁侃侃而談,與粉絲自然互動。當初轉型之艱難,作為主角他最清楚不過,找話題、想內容、背數字,面對聚光燈、攝像機與面對人的交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NG次數數不過來。
現場直播推介項目,年輕群體關注點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對房源信息有更詳細的了解。“不同于面對面推介,說過的話可能會無憑證,線上每一秒都可以截屏保留,必須更加真實。”周玉仁認為,直播要求介紹的內容不能假,因為每個粉絲對于項目都有自己的關注點,直播時就有可能匯集成上百個關注點。對于這些關注的回復都是開放的、直接的、平等的,到最后項目優劣信息會變得“完全透明”。這就倒逼了直播的水平要更高、更專業、更全面,不能像以前傳統房產銷售那樣帶人只給看個樣板房,然后靠想象打動客戶。“從幾雙眼睛盯著你變成千百雙眼睛盯著你,服務品質成為從業最根本要求,這也是地產營銷的本質回歸。”
專業的房地產知識水平得到了網友的認同,也迅速聚集了大量的粉絲。周玉仁做過統計,2022年“周知觀察”共發布327條視頻、組織34場直播,從惠州近900個項目中精挑細選11個項目進行推薦,有300萬粉絲瀏覽和圍觀,收獲260萬個點贊、11萬條評論。
在惠州的房地產業相關直播中,周玉仁并非一人唱“獨角戲”。主流、專業人士向線上轉型成為地產行業趨勢,例如惠州日報社從2021年開始相繼在多媒體平臺開設公眾號“惠報鑒盤俠”,推送房地產相關直播節目、政策分析、人物專訪等,備受網友歡迎。
“地產營銷數字化不僅帶給消費者更全面、準確的知情權,也為服務商、消費者帶來更低成本、更高效益,重要的是能促進地產行業服務更透明,有利于買賣雙方更加平等,權益獲得保障。”周玉仁認為,地產營銷數字化是大趨勢,這讓他更堅定轉型步伐,今年將壯大直播團隊,優化直播內容,發布分析長視頻。
周玉仁也坦言,地產線上營銷對從業者素質要求更高,目前他們最缺直播創意內容生產專業人才。“但我堅信,進入這個領域的年輕人會更多,行業也將更規范,未來的服務更多元、更高效。”
惠州日報記者李向英 邱若蓉
“360行新傳”線索征集
1 下載惠州頭條APP,登錄后點擊下方內容欄“我的”,進入“報料”專欄按提示上傳相關信息即可。
2 撥打惠報新聞24小時熱線2831000、18898898855或添加18898898855微信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