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尤物_国产精品原创AV在线播放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亚洲成色精品一区无码自拍

惠州存量高新技術企業達2850家,增幅居珠三角第一

  原標題:

  惠州存量高新技術企業達2850家,增幅居珠三角第一

  高企大增引領制造業升級

  近日,億緯鋰能三十、三十一工廠項目啟動投產,將主要生產動力電池。此前,廣東清研高端環保裝備研發與制造基地項目封頂,距離投產為期不遠。作為高新技術企業,這兩家公司為惠州制造業擴大先進產能注入了鮮活動力。

  放眼惠州,近年來高新技術企業呈迅速增長的勢頭。以2022年為例,惠州存量高企達到2850家,增長超過36%,增幅排名珠三角第一。與此同時,惠州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5.9%。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6%,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9.1%。和全省的比重相比,惠州這兩個數據分別高10.8和9.2個百分點。

  當前,惠州正在大力打造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萬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無疑,迅速增長的高新技術企業日益成為這兩大集群的中堅力量,并引領惠州制造業的升級。



億緯鋰能第三十、三十一工廠。圖片來源:今日惠州網

  壯大主體 去年推薦申報高企1366家

  今年以來,隨著外部環境的好轉和經濟的逐步復蘇,惠州多家制造業企業增資擴產,訂單量持續攀升。

  在惠州市眾興偉業電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排排注塑機開足馬力生產塑膠,工人們偶爾查看一下設備的運行狀態。公司總經理林偉亮介紹,由于市場開拓形勢較好,公司營收在去年400多萬元的基礎上,預計今年還要實現倍增。

  這是一家2019年底才成立的公司,主要生產連接器、塑膠等產品,是電子產品里面普遍要用到的零部件。從材料、產品結構、制造工藝等方面來看,國外企業比國內相對要先進一些。因此,林偉亮從創業之初就決定,想通過加強研發做創新型企業。

  林偉亮介紹,公司2020年7月推出第一款產品后,開始著手打造成高企。具體而言,在技術團隊的組建、知識產權的申報、市場開拓等方面要達到相應的條件。近幾年,公司投入營收的約20%搞研發,獲得授權3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項發明專利。經過一番努力,2022年底被認定為高企。

  在惠州,這只是2022年推薦申報高企的1366家企業之一。記者從惠州市科技局獲悉,從2022年全省創新驅動“八大舉措”監測指標看,涉及科技的22個指標中,惠州的高企、科技型中小企業、規上高企數量在全省排名均躍升兩位,排名第五。

  惠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劉毅認為,高企是科技企業的杰出代表,一家企業能夠被認定為高企,說明它在科技創新領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實力,同時也將給企業帶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以惠州市眾興偉業電子有限公司為例,林偉亮說,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之后,公司的形象和品牌價值得到提升,無形中增強了競爭力,在商業談判中也增加了籌碼,便于公司開拓市場,“好處非常明顯”。

  惠州市科技局高新技術科科長余嘉鵬介紹,實際上認定高企的好處還有很多。在認定的過程中,企業可以進一步規范管理制度、拓寬產學研合作和產業鏈融合,還可吸引資本的投資。認定之后,可獲得稅收減免、研發費加計扣除、市和縣區獎補等,在競爭和上市過程中都有很大的作用。


惠州市科近離子膜材料研究院研發人員在科技攻關。 惠州日報記者劉豪偉 通訊員蔣照練 攝

  高端產能 為制造業升級積蓄動力

  正因為有這些好處,越來越多企業走上了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道路。從量的角度來看,這自然使惠州的高企數量迅速增長,高企群進一步壯大。更重要的影響來自質的方面,即高企在惠州企業中的比例越來越大,從而為惠州制造業升級積蓄了強大動力。

  作為惠州本土孵化的高新技術企業,億緯鋰能經過近年來的布局,已穩穩地站上了新能源產業的“風口”。此次投產的項目總投資超31億元,投產后主要生產動力電池,預計實現年產能12.5GWh,年產值超96億元,可為18.4萬臺純電動乘用車配套。在新能源產業爆發的大背景下,這樣的舉措無疑將助力億緯鋰能進一步搶占高端市場。

  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介紹,作為一家創新型企業,億緯鋰能將充分發揮在鋰電池行業的排頭兵作用,聚焦動力電池、新型儲能產業,大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助推廣東省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不僅是億緯鋰能這樣的龍頭企業,包括惠州市眾興偉業電子有限公司等在內的一大批新晉高企,都以不同的步伐向制造業升級邁進。

  林偉亮介紹,從機器設備來看,以前有的企業用舊式注塑機,每臺都要一名工人操作。目前公司用的注塑機都是全自動操作,一個工人可以負責七八臺機器,僅這一項就可以節省不少成本。省下來的錢可以投入到研發里面,形成核心競爭力。他透露,在連接器領域,大體上國外企業從材料到工藝等方面都有明顯優勢,希望公司今后加強創新,形成更高端的產能。

  作為廣東省第五個工業總產值萬億城市,惠州2022年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1.1萬億元。從工業增加值來看,當年惠州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5.9%;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6%,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9.1%。可見,在去年復雜的外部環境下,惠州的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仍然實現了較快的增長,而且在規上工業增加值中的比例較大。

  制造業升級,惠州刻不容緩。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定堅持“制造業當家”,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勢能。為此,接下來要實施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狠抓制造業項目招引、竣工、投產,進一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按照惠州的計劃,今年全市產值超百億工業企業要達到20家以上、超十億企業要達到180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要達到4800家以上,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超66%、39.5%。

億緯鋰能研發人員在實驗室工作。今日惠州網資料圖

  突破方向 加強研發提升核心競爭力

  記者從惠州市科技局獲悉,目前惠州的高企約有八成屬于制造業。惠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劉毅認為,惠州作為制造業大市,現在有這樣高比例的制造業高企,并且還會有更多企業進入這個行列,無疑將有力提升惠州制造業的先進水平。

  近年來,惠州致力于發展“2+1”現代產業體系,努力打造電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萬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高新技術企業是打造這些產業的中堅力量,把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好、服務好,就可以通過加強研發提升其自主創新能力,從根本上牽引帶動惠州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除了高企增長迅速,惠州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群也快速壯大。2022年,惠州有272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通過評價,增長47%,增幅排名珠三角第一。并搭建了惠州市科技企業庫,在庫企業共有9137家,已形成“培育入庫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全鏈條培育發展機制,為高企發展提供充沛的“后備軍”

  劉毅分析,惠州高企的快速增長,與惠州近年來以實體經濟為本,全方位推進高企培育工作密不可分。首先,惠州市委、市政府對高企培育工作高度重視,不僅建立了由市長作為全市高企聯席會議第一召集人的制度,而且形成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機制,在全市其他職能部門的大力配合下,在各個縣區的大力推動下,已經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的良好格局。

  在此過程中,惠州市、縣兩級科技部門對這項工作進行了提前謀劃和布局,大力引導培育科技企業,不斷壯大科技企業庫,這才有了申報高企的“后備軍”。同時,科技部門還嘗試建立起一套工作體系,從服務企業的角度加大對企業的政策宣傳,并發揮高水平科技中介機構的力量,使高企培育和申報工作更加專業高效。

  另外,惠州近年來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通過產業鏈招商和抓項目引進等措施,發展實體經濟的成效顯著,這在很大程度上為科技企業的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氛圍。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向高企發展的過程中嘗到了甜頭,形成了示范效應,這也進一步促進了高新技術企業群的壯大。

  盡管如此,惠州的高企數量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根據惠州市的計劃,2025年要達到5000家。劉毅認為,在當前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惠州的高企不僅要有數量的增長,更要實現質的提升。企業要考慮怎么樣持續提升研發水平,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因此,惠州的高企要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獲得更多高價值的知識產權,通過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發展的質量。這樣才能推動高企做大做強,推動惠州制造業邁向更高端。


惠州市科近離子膜材料研究院研發人員在科技攻關。 惠州日報記者劉豪偉 通訊員蔣照練 攝

  ■聲音

  仲愷高新區科技服務機構協會副會長高立京:

  科技中介服務助力高企專注主業

  在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過程中,科技中介機構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記者從惠州市科技局了解到,2022年,惠州科技服務業市場主體加快壯大,市場主體總量、新登記數量均實現較快增長,科技服務業規上企業達100家,預計營業收入增長至33億元。

  在惠州7個縣區中,仲愷高新區科技企業眾多、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科技中介服務也推廣得比較早。仲愷高新區科技服務機構協會副會長高立京介紹,仲愷的科技服務企業比較集中,因此于2021年成立了行業協會,現有49家會員單位。協會成立以來,為仲愷高新區的大量企業提供了專業的科技類中介服務,涉及高新技術企業政策宣講、高企培育和認定咨詢輔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科技金融政策宣講及咨詢、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政策宣傳、企業“兩化”融合及數字化建設等領域。

  以會員單位惠州市國昊信誠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為例,2022年有92家企業經過該公司的輔導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另外,還有大量會員單位如粵高、華學、因諾唯、晟瑞、匯捷等會員單位,在高企培育和認定過程中提供了大量高效的服務。

  高立京認為,隨著惠州營商環境日益優化,科技企業近年來成長迅速。在此過程中,科技中介機構可以為這些企業提供專業化的科技服務,從而使這些企業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核心業務中,進一步提供核心競爭力。實際上,近年來惠州的科技中介機構呈勃發之勢,這反過來也說明了惠州的科技企業群在迅速壯大,兩者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從惠州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視程度來看,科技中介機構接下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有實力的企業可以通過專業服務為壯大惠州的高企群添磚加瓦。

  ■觀察眼

  抓住高新技術企業“牛鼻子”

  今年初召開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要堅持制造業當家。作為制造業大市,惠州對制造業的重視不僅體現在做大體量上,也要體現在提升質量上。因此,制造業的升級是題中之義。

  近年來,惠州“2+1”現代產業體系日益完善。從家底來看,2022年惠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2424.82億元,同比增長6.3%。在“2+1”產業中,電子行業增長2.5%,石化能源新材料行業增長10.3%,生命健康制造業增長9.6%。可見,石化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制造業兩大產業增長較為迅速。

  當前,扎實的產業基礎為惠州發展制造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日益優化的營商環境和明顯的區位優勢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先進項目落戶惠州,制造業的壯大勢不可擋。而在邁向高端化的過程中,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和發展無疑是“牛鼻子”,抓好了這項工作將有力地推動惠州制造業升級。

  原因很簡單,惠州現有的高企中約八成屬于制造業。把這些高企服務好、發展好,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著發展好了惠州制造業。從這個比例來看,它大體反映了惠州的企業結構,越來越多的企業培育成高企,自然意味著惠州制造業的不斷升級。

  眾所周知,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高新技術企業則是以科技創新為發展核心動力的企業,研發和創新非常活躍。因此,高企是創新的中堅力量。據統計,2022年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65.9%和39.1%,這從側面反映了高企對創新驅動發展、制造業升級的拉動作用。

  為此,惠州市科技局提出,今年要推動高企實現量質雙提升,高企存量達到3400家以上,較2020年存量實現翻番。同時,要確保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700家以上。從制造業當家的戰略考慮,這些目標不僅關系到惠州的高企培育,更是制造業升級的關鍵一招。

  南方日報記者 劉光明寶

  

編輯:海晏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宕昌县| 抚松县| 桦甸市| 新源县| 岳普湖县| 若羌县| 杨浦区| 江都市| 胶南市| 旌德县| 息烽县| 太和县| 太仓市| 博兴县| 南通市| 阳城县| 昌吉市| 庆安县| 乐安县| 宜宾市| 芜湖县| 琼海市| 伊春市| 泸溪县| 保山市| 扎兰屯市| 吴旗县| 宁武县| 红安县| 太原市| 大田县| 林周县| 房产| 田林县| 阳原县| 汕头市| 凤山市| 闽清县| 樟树市| 巴青县| 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