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出臺措施大力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力爭3年培育8家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
《中國化妝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及企業賦能展望》主題報告日前發布,我國化妝品市場規模預計在今年超萬億元級別,中國化妝品上市企業和新銳品牌均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發展戰略,定制化化妝品市場潛力巨大。
為賦能化妝品產業發展,《惠州市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方案》提出,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本土企業為主導,建立完善化妝品行業標準,樹立行業發展新標桿,建設集總部經濟、科技創新、智能制造、檢驗檢測、市場營銷、文化傳播于一體的化妝品產業生態鏈,打造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化妝品產業。力爭到2025年,培育年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的企業8家。
澳寶化妝品(惠州)有限公司生產線。
加強產業財稅和金融政策支持
《方案》明確,將完善頂層設計,充分發揮“3+7”產業園區平臺優勢,培育壯大化妝品龍頭企業,統籌推進化妝品產業集聚發展。協同招商引資、研發創新、設計制造、品牌打造、商貿展會、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等方面扶持政策在園區落地生效。推動重點科研院所、研發機構、檢驗檢測機構以及企業集聚產業園建設發展,建立化妝品產品研發設計中心和驗證實驗室,搭建化妝品產品配方研發、共性技術創新、安全評估與功效評價、產品包裝設計等公共服務和資源共享平臺,形成“平臺+中心+園區”一體化發展格局。
在加強產業財稅和金融政策支持方面,《方案》明確,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并給予企業相應財稅支持,落實好支持化妝品行業發展的普惠性稅費優惠政策,重點保障化妝品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及業務宣傳費等支出稅前扣除政策全面落地。同時,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符合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型企業及本土成長型企業。
打造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化妝品產業離不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方案》提出,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優化服務流程,最大限度縮減審批流程和時間,加快新品上市推廣速度;不斷提高產品備案、生產許可等技術審評水平,提升審評質量和效率;構建省市縣協同監管新模式,加強省市縣在行政許可、日常監管、案件稽查和檢驗檢測等方面的合作共建。
鼓勵扶持化妝品產業創新發展
《方案》提出,將化妝品產業列入政府重點扶持產業,在市科技計劃項目中布局化妝品相關研究項目,吸引鼓勵跨學科專家開展研究,鼓勵支持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化妝品,加速化妝品領域科技成果產出和轉化。
創新科技合作與技術成果轉化機制。積極與省、市內高校及優質科研院所平臺資源對接共享,支持企業圍繞化妝品原料、生產工藝、功能功效、安全評估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推進產學研合作,加速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在大力培育扶持民族品牌企業集聚發展上,《方案》明確,實施扶龍頭、促孵化戰略,協同推進總部經濟企業入駐產業園區,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建立化妝品品牌孵化基地,引入本土品牌投資機構,鼓勵支持企業對產品品牌進行專業培育;推動成立惠州化妝品行業協會,鼓勵化妝品行業協會參與制定廣東化妝品優質產品、優質企業行業評定標準,參與化妝品技術、評價標準和檢驗方法制修訂;加快推動我市化妝品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步伐,擴大惠州制造和品質影響力。
打造惠州美妝時尚文化產業融合新高地
隨著化妝品行業門檻不斷提高,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普遍增大。《方案》提出,加快化妝品人才培養和引進。一方面,設立化妝品專項課題,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化妝品課題研究,培養化妝品領域科研隊伍,加強項目成果實施轉化。鼓勵行業協會組織人才交流學習,重點學習國際知名品牌在產品研發設計、市場營銷、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理念。另一方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企業在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等建立人才培育創新基地,鼓勵有條件的院校增設化妝品相關學科專業。進一步打通院校、企業、科研院所的人才流通渠道。探索建立化妝品行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和晉升通道,探索建立化妝師等級評定標準,鼓勵開展美妝技能大賽,健全化妝品人才梯隊。此外,還將支持引進培養化妝品人才,支持重點企業引進產業研發設計、市場營銷等領域高端人才,按有關規定給予人才落戶、人才綠卡、資金獎勵等政策支持。
《方案》提出打造惠州美妝時尚文化產業融合新高地。通過推進文化、旅游、藝術、娛樂等產業與化妝品時尚產業融合,提升化妝品市場軟實力,在博物館、藝術館等增加化妝品元素,組織美容化妝品文化專題展。
惠州日報記者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