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推動惠州市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座談會”在惠州賓館召開,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負責人通報我市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情況時表示,近年來,惠州依托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正聚焦建設新型儲能產業高地,并取得顯著成效:
2022年,惠州的新能源電池產業產值866.7億元,同比增長 22.19%,今年3月,惠州新能源電池集群上榜2023中國百強產業集群,預計今年惠州新能源電池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 億元。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仲愷總部。
現狀:
新能源電池行業快速成長為產業主力軍
全市消費類電池產量14億只,連續兩年占全省產量20%以上;目前,全市已建儲能電池項目產能合計64.4GWh,在建和擬建儲能電池項目產能合計26.9GWh……
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儲能產業整體規模快速擴大,新能源電池行業作為產業主力軍已形成較大的規模戰斗力,擁有德賽電池、比亞迪電池、億緯鋰能等3家百億級企業,全市電池相關研發制造企業114家。
在細分領域,德賽電池、億緯鋰能、比亞迪電池、欣旺達等4家企業是電池、電池模組和電芯制造方面佼佼者,2021年均躋身中國鋰電池制造行業前10強,其中億緯鋰能在電池方面榮獲國家級單項冠軍產品,實現我市企業在該領域品牌創建“零”的突破。
在電池化學品方面,新宙邦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化學品和功能材料企業;在標準制定方面,欣旺達動力、鋰威新能源兩家企業通過工信部專家評審鋰離子行業規范公告;同時惠州也布局了贛鋒鋰業、聯合銅箔、南亞電子、廣麟材耀、豪鵬科技、恒泰科技、廣東微電等具有獨立自主產權的產業鏈關鍵企業。
目前,惠州35家儲能產業鏈重點企業已成立新能源產業聯盟,強大的聯合作戰能力,助力提升我市儲能產業競爭力。
德賽電池高端智造惠南工業園。
發展:
著力打造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
在座談會上,惠州向企業家介紹,接下來將圍繞新型儲能產業關鍵材料、核心技術、建設運營、示范應用全面強化全產業鏈競爭力,建設新型儲能產業高地。
在生產端上,惠州接下來將圍繞關鍵環節和重大裝備補齊補強產業基礎,合理布局電池回收利用產業,梯度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并著力擴大儲能電池電芯、模組及電池包生產制造環節優勢,精細化發展電解液、銅箔等專用輔助材料,引進一批制造業重大項目、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
首航新能源公司生產線。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應用端也將是惠州著重發力點。錨定打造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目標,惠州將深入拓寬應用場景,包括挖掘電動車移動式儲能屬性,智能化改造公交、物流停車場和工業園區等領域充放電場站,配套雙向充電樁,采用規模化車網能源互動模式實現削峰填谷、儲能價值變現;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應用,探索能源綜合服務模式,推進移動式儲能的廣泛運用(工廠→工業園→縣區),建設智能電網“試點示范區”等。
為培育高能級產業生態體系,惠州還將大力支持科研創新,著力加大力度研發IGBT (一種新型功率半導體器件)等關鍵薄弱環節,提升鋰電池技術;發揮“鋰鈉”集群效應,推進融合能源電子技術 ,探索石化產業發展氫能儲能;積極承接國家、省的大型儲能產業發展論壇,為儲能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機構搭建平臺。
首航新能源公司生產線。惠州日報記者湯渝杭 攝
文字:惠報全媒體記者馮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