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市供銷社探索聯農帶農富農新模式
計劃在全市打造10個供銷農場
惠州日報訊 (記者劉建威 通訊員余毅峰 郭權)一車車秧苗運到田間地頭,一排排秧苗整齊有序地插入水田……4月12日上午,2023年惠州供銷(橫瀝)示范農場春耕啟動儀式在惠城區橫瀝鎮舉行。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市供銷社計劃在全市打造10個供銷農場項目,探索聯農帶農富農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惠州供銷(橫瀝)示范農場春耕啟動儀式現場。
在橫瀝鎮蔗埔村的啟動儀式現場,作業人員正搶抓有利時機移栽早稻秧苗,秧苗伴隨著插秧機的轟鳴聲插入水田。據悉,為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深化科技強農助農,市供銷社直屬企業惠州市供銷儲運總公司投資320萬元,在橫瀝鎮蔗埔村、新榮村建設供銷示范農場項目,面積約1150畝,主要種植絲苗米。
無人機播撒農藥。
“惠州市供銷儲運總公司聯合省供銷社直屬企業廣東天禾農資股份有限公司農服團隊,引入當地農民合作社,合作開展全機械化水稻種植示范,同時與市農業農村局、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開展種苗、技術、植保等全方位合作,并引入省農科院、惠州學院技術團隊和科研力量。”市供銷社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育秧、耙田、插秧、統防統治、統配統施、收割等全機械化作業,探索新型水稻種植模式,降低農業種植成本,減少藥肥用量,倡導綠色環保種植,預計畝產增收100斤以上,全年產值400萬元。惠州市供銷儲運總公司還積極打造數字化展示中心,引入先進的數字監測系統,形成對苗情、墑情、病蟲害、小氣候監測的“四情”監測系統,實現對水稻種植的全程可視化、一體化管理,通過大數據分析,掌握種植情況特點,促進增產增收。
啟動儀式現場。
值得關注的是,為壯大當地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該項目還強化三產融合,引入研學機構,共建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體驗基地,在農場開展勞動教育體驗,預計年接待研學人數3萬至5萬人。
農業保險宣傳推廣。
“這個項目成熟以后將在全市復制推廣,初步計劃在全市打造10個供銷農場項目。”市供銷社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整合供銷社系統優勢,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相關配套、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等進行系統化打造,為鄉村振興賦能。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周楠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