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南海東部,薄霧綿綿,清波蕩漾。在距離惠州大亞灣97海里處的南海東部惠州油田,“國瑞”鉆井平臺宛如一座鋼鐵巨人矗立在茫茫大海上。
作為2020年4月出廠下水作業的鉆井平臺,“國瑞”平臺是目前惠州油田最“年輕”的鉆井平臺,也是國內最先進的自升式鉆井平臺之一。
從高空俯瞰,她的三條樁腿插入海底,穩穩地支撐起總重量達1.8萬噸的平臺,相當于托起超過1萬臺小汽車的重量。平臺上,600多臺(套)動力、鉆井、升降、生活保障等設備,緊湊而科學地布局在各個區域,井架、吊塔高高聳立。作業區里的各種高科技生產設備日夜不停運轉,向大海深處探尋珍貴的油氣能源。
遠離陸地的“國瑞”平臺,直升機是海洋石油工人倒班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國瑞”平臺甲板上,海洋石油工人在緊張忙碌保養鉆具。
夜晚,平臺上燈火通明,可以清晰地看出她就像一條形態優美、閃閃發光的大魚,遨游在靜謐無聲的大海上。
“國瑞”平臺鉆臺上,副司鉆正在井口配合司鉆組合鉆具。
夜間高空航拍鏡頭下的“國瑞”平臺,宛如“睡美人”靜臥在大洋深處。
這個平臺還有許多彰顯“高光”的數據:她的單層甲板面積相當于12個標準籃球場大小;她的高度相當于一座56層的高樓;她的最大鉆井深度為10668米,超珠穆朗瑪峰高度1800多米;她的最大抗風暴能力15級強臺風;她的最大日發電量22萬千瓦時,相當于一座4萬戶人口規模城鎮耗電量;她的設計作業溫度-20℃~40℃,可滿足全球80%區域淺水鉆探井作業能力……自2020年4月出廠至今,她已高效完成36口井鉆探作業,累計鉆井深度超10萬米,鉆井總進尺相當于鉆透10座以上的珠穆朗瑪峰。
海洋石油工人在“國瑞”平臺振動篩房觀察返出巖屑。
司鉆房堪比“國瑞”平臺的“心臟”,這也是“國瑞”平臺最核心的區域。圖為司鉆正在全神貫注操作鉆井設備。
除了忙碌的作業區,平臺的生活區則為石油工人營造了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這里有整潔的員工宿舍、明亮的食堂以及健身房、洗衣房,員工閑暇時可以跑步、舉啞鈴,工作服還有專人收集并在洗衣房里統一洗滌,食堂大廚可為員工們烹制各種美食。
“國瑞”平臺甲板上,幾名不同崗位的海洋石油工人在進行工作安全分析。
司索指揮“國瑞”平臺吊車司機將補給船送來的物資有序轉運到平臺甲板上。
作為2020年4月出廠下水作業的鉆井平臺,“國瑞”平臺是目前惠州油田最“年輕”的鉆井平臺,也是國內最先進的自升式鉆井平臺之一。
傳承,接續奮斗,是最好的致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群群石油人義無反顧地闊別家人,投身這浩瀚的南海,扎根鉆井平臺,揮灑青春與汗水,追逐并實現著自己的海洋夢、石油夢。身穿紅色工衣的他們,成為湛藍大海深處一抹抹最耀眼靚麗的風景。
總策劃 臧守祥
總統籌 王昆發
編輯統籌 李朝榮 李建國 楊振輝
采寫統籌 李亞平 張旭華 曾興華
文圖 惠州日報特派記者李松權 匡湘鄂 張藝明 歐陽德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