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我市基層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視察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在我市基層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上來,把對總書記的感恩感激之情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腳踏實地,奮力前行,把各項基層工作落到實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扎根基層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強對后富的幫扶,推進鄉風文明,加強鄉村環境整治和生態環境保護,讓大家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讓我倍感振奮,又深感重任在肩。”龍門縣龍田鎮李洞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潘偉東表示,“作為一名‘兵支書’,我將繼續發揚退役軍人的優良傳統,做到退役不褪色,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把李洞村建設得更加美麗。”
“兵支書”潘偉東18歲參軍入伍,服役期間曾榮獲“尊干愛兵”先進個人、“優秀士兵”等稱號。退役后,他扎根鄉村振興一線,保持不怕苦、不怕累的軍人作風,用心用情用力為民服務,為村里安裝路燈,開展村道、巷道硬底化建設,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清理垃圾,整治村容村貌;成立“猴耳環生產合作社”,種植200畝猴耳環,帶領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總書記對鄉村振興的殷切期望,讓我倍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鄉村振興事業中去。”惠城區馬安鎮龍塘村黨總支部書記文榮華說,接下來,將繼續扎根一線,做好發展謀劃,建設好家門口的農業公園,把村中老宅舊院利用起來,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打造集鄉村民宿、特色餐飲、田園旅游、鄉土文化于一體的農業公園項目,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同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推進惠民服務項目的落地實施,不遺余力推進基層治理創新,打造具有馬安特色的鄉村治理模式。
寫好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大文章
當前,農村特色產業已經成為了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如何發展好農村特色產業從而促進共同富裕、推動鄉村振興則是廣大基層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汝湖鎮是廣東省甜玉米專業鎮、惠州市甜玉米之鄉。汝湖鎮村頭村有耕地1700多畝,近年來,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積極組織撂荒耕地治理,積極引導村民種植甜玉米、水稻、花生、紅薯等農作物,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今年,我們結合村里的資源情況引進了一個‘鐵騎營地’文旅項目,讓村里的生態優勢變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村頭村黨支部委員孫健英說,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發展目標,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全力推進鄉村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鄉村生活品質,提高村民收入水平,助力汝湖建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范鎮。
“我們工作隊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進溫泉康養鄉村旅游小鎮建設,將白盆珠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桃花源’,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鄉村落地生根。”駐惠東縣白盆珠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徐越介紹,當前正將鎮域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白盆珠水庫、蓮花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與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相融合,重現全省最大的明初民窯群白馬窯,以及蘇聯專家援建白盆珠水庫工程的歷史見證——“蘇聯專家樓”的往日風采,助推白盆珠鎮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
徐越表示,工作隊將聯合當地寫好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構建農業高質高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鄉村、農民生活富裕富足的新發展格局,致力于將白盆珠鎮打造成為惠州市“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示范鎮樣板。
為推進“百千萬工程”貢獻力量
日前,《惠州市關于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大家紛紛表示,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聚焦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發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工作,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為實施“百千萬工程”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讓我們農業青年備受鼓舞、倍增動力,更讓我們堅定了要做好農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廣東十大最美農村鄉土專家、惠州市鵬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平天表示,接下來將以理論+實踐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為惠州實施“百千萬工程”貢獻青年農業人的力量。特別是在預制菜發展浪潮下,計劃采購更多的本地農產品,做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預制菜產品,把惠州本土產品與預制菜相結合,讓“惠州味道”走向全國。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生態+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惠東縣寶口鎮佐坑村駐村第一書記周偉浩說,接下來,將以更大力度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帶領村黨組織推動撂荒耕地復種,扛起糧食安全的重任,大力發展水稻種植合作社,向農業機械化智能化要效益,讓農產品增值、農民增收,同時不斷提升耕作社會化托管服務水平,輻射帶動惠東山區片復耕復種,助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努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謝寶樹 謝菁菁 劉建威 歐陽成 特約通訊員龍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