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市縣處級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修班聚焦高質量發展深入調研
提高履職能力 強化責任擔當
做好調查研究是領導干部的基本功和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的過程,是領導干部提高認識能力、判斷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過程。”今年3月至4月,學制一個月的全市縣處級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修班(以下簡稱“進修班”)順利舉辦。進修班堅持認識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把調查研究融入培訓課程,學員們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基層、沉到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為推進科學決策和推動工作落實提供強大動能。
精準選題 課題調研為事而定
選題是開展調查研究的第一步,題目選不準,就會讓調查研究大打折扣。
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緊緊圍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確定了12個方面的調研內容,為進修班選擇調研課題指明了方向。
選題必須緊扣中心大局。對惠州而言,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緊扣中心工作,聚焦職能職責、工作實際,確定了4個調研課題。”市委黨校有關負責人表示,進修班學員分4個小組,分別圍繞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家具產業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化工園區建設等精心選題。
“我們組以‘惠州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為題,契合惠州發展所需,也與我的工作密切相關。”來自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的學員王新科說,這一選題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中國建設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推動惠州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
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讓課題調研為事而定,是進修班開展調研選題的一大鮮明特點,明確了針對什么任務來做研究,體現了課題對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準確把握。
走心用心 做細做實調研工作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必須走心、用心,才能得真髓、見實效。
組員分工赴相關部門查閱資料收集數據、深入基層一線實地走訪摸清實情、匯總分析反復討論撰寫調研報告。定好選題后,學員們“身入”又“心至”,有條不紊地開展調研工作。
大亞灣石化園區存在管理機制不暢、局部規劃先天缺陷、產業失衡等問題;惠陽家具產業呈現出規劃滯后、層次較低、聚集效應不強等不足;惠城區農產品冷鏈物流尚有供需不平衡、基礎設施落后、布局不夠科學等短板……
古人云:“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調研過程中,學員們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獲取了大量真實的第一手材料,在抽絲剝繭之中找到癥結,讓調研更能發現問題、找準問題。
“只有深入調查研究,才能發現問題,掌握科學決策的‘源頭活水’,讓工作少走‘彎路’。”來自市統計局的學員楊永建表示,此次調研深入細致,讓他深有感觸、獲益良多。
“調查研究必須把著力點放在查找問題發生的原因上。”市委黨校有關負責人說,學員們通過對獲取的基礎材料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加工、精加工,進而為想出思路“破題”、找出辦法“破冰”奠定了堅實基礎。
集思廣益 調查研究結出碩果
調查研究是一門見諸實踐的科學,其最終還要落腳到解決實際問題上來。
持續開辟具有規模優勢和領先水平的新材料業務增長點,重點延伸壯大石化下游深加工、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生產性服務業三大產業集群。
以“科技+金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協助家具企業融資發展,通過設計創新、技術改造推動產業高端發展,對家具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支持,給予一定經費資助,加快打造一批龍頭企業、知名品牌。
當前應突出抓好產地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完善農村物流體系,在農產品產地就近建設改造集配中心、冷庫、產地倉等設施,增強產地商品化處理能力。
……
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學員們充分討論、集思廣益,聚焦問題提對策,開出一個個管用的良方,提高了調研成果的質量,更增強了推進工作的信心和本領。
“要不斷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強化責任擔當,把調研成果及時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招硬招。”學員李紅果來自惠州市水務集團,表示接下來該集團將圍繞企業發展總體目標,聚焦提升水生態綜合治理和水安全保障水平、延伸拓展固廢綠色環保產業鏈等深入調研,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為惠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貢獻水務力量。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 通訊員張廣深 張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