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一批產業項目集中簽約 “吸金”36.3億元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落地5宗與大亞灣石化區產業關聯項目
瞄準再造一個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新增長極,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又有新動作。5月25日上午,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產業項目投資協議簽約儀式舉行,施美克環保高新材料項目、斯洛柯高硅聚合物新材料項目、裕生化工水性涂料項目、硅橡膠混煉膠項目、中潤NMP及其衍生物項目共5宗項目與產業園現場簽約,總投資共計約36億元,預計年產值超123億元。
“這5宗項目均與大亞灣石化區有產業關聯,與石化區的企業形成產業上下游關系,實現大亞灣石化區原料隔墻供應,部分項目產品還可為我市電子信息產業企業提供原材料,推動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和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聯動發展。”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5宗項目符合園區發展規劃、經濟效益好、技術領先、安全風險可控、環保風險較小的產業要求,建成投產后將助力我市打造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產業項目投資協議簽約儀式現場。
均采用自主研發技術,產品有“雙高”特點
“今年以來,指揮部共接洽企業30余家,儲備項目19宗。”上述負責人介紹,近期產業園組織指揮部各工作組、行業專家和第三方技術機構對項目的產業鏈、原料和產品物性、市場發展趨勢、工藝技術、用地規模、安全和環保等方面進行分析評估后,篩選出這5宗項目,項目的投資企業均在業界擁有一定的“江湖地位”,產品具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雙高”特點,均采用自主研發技術,且重視安全和環保。
其中,中潤NMP及其衍生物項目、斯洛柯高硅聚合物新材料項目、施美克環保高新材料項目、裕生年產20萬噸水性涂料項目等4宗項目均屬聚合物產業鏈項目。
聚合物用途廣泛,從水瓶到藥物、從衣服到汽車、從航天軍工到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均有使用。其中,高性能聚合物是化工新材料產業的尖端,長期被西方發達國家壟斷,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影響下,我國高性能聚合物國產化進程加速,是否擁有自主研發能力成為衡量企業競爭力高低的重要標準。
據介紹,中潤NMP及其衍生物項目投資方擁有20多項專利,項目采用的NMP、PVP生產技術路線先進,產品質量比傳統工藝大幅提高,純度、水分、金屬離子等指標均為國內最優;斯洛柯項目由廣州市斯洛柯高分子聚合物有限公司投資,該公司是國內高硅聚合物新材料技術領頭羊,自主研發的八大類硅預聚體核心技術屬國內首創,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助力惠州打造并連接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
記者梳理發現,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新引進的5宗項目,或處于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中,或處于正在打造的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中間連接環節。
中潤NMP及其衍生物項目還是新型儲能產業鏈項目,它以大亞灣石化區內生產的1,4-丁二醇(BDO)和丁內酯為原料,生產20萬噸/年N-甲基吡咯烷酮(NMP)、1.6萬噸/年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10萬噸/年石墨烯碳納米管電子漿料。產品是生產鋰離子電池電極的重要輔助材料之一,可為我市正在加快發展的新型儲能產業提供原材料支撐。
硅橡膠混煉膠項目產品可用于大亞灣石化區生產和倉儲設施中,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時也是電子電器類產品的上游原料,部分可替代ABS等工程塑料用途,能為惠州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提供原料支持。
裕生化工水性涂料項目生產的水性涂料產品以中海油和中海殼牌的丙烯酸樹脂、二甲苯、苯乙烯和產業園天和項目的水性樹脂為原料,主要應用于電子產品,處于連接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兩大產業集群的連接環節。
斯洛柯高硅聚合物新材料項目建設年產2.5萬噸有機硅改性新材料生產裝置及配套設施,施美克環保高新材料項目建設年產1.5萬噸高性能汽車涂料、3000噸稀釋劑和固化劑、2000噸油墨(印刷油墨和水性油墨)和3000噸有機硅膠粘劑生產配套裝置和研發中心,均是大亞灣石化區下游產業鏈項目。
企業點贊惠州產業基礎好、招商誠意足
“我們選擇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一是企業在惠州發展超過了20年,對惠州優良的投資環境有切身體會,對在惠州發展非常放心,另一個就是產業園規劃起點高,產業發展目標路徑清晰,服務效率高,在這里發展有隔墻供應優勢。”惠陽區施美克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彤舟表示,公司產品在高端汽車涂料行業對外資品牌已形成初步競爭優勢,項目落地將徹底解決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問題,助力企業搭乘上我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東風,實現企業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中潤NMP及其衍生物項目投資企業董事長丁龍奇表示,公司是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惠州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產業配套,項目落地惠州有助于企業服務華南地區客戶,“而且,產業園良好的營商環境堅定了我們在惠州發展壯大的信心。”他表示,將以本次簽約為企業發展的新起點,加大技術、人才、資金等投資力度,務實高效推動項目建設,力爭早日達產見效,助力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建設。
今年是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建設的第4個年頭,按照“三年打好基礎、五年初見成效”計劃,今年產業園將聚焦初見成效的目標,全力推進產業園市政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建設,推動園區產業建設有更大的提升。
記者還了解到,本月,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宇新6萬噸/年PBAT先行項目已建成投產,是產業園首個投產項目。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賴綺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