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沒有買東西
卻收到免費的快遞
是幸運?還是巧合?
不!是陰謀
是騙子設的局
近日
全國多地出現陌生快遞騙局
睢寧警方也接到同樣報警
真實案例
收到陌生快遞
拉她入群搶紅包
不久前,家住城區的劉女士(化名)收到一份陌生快遞,里面是一個抱枕。很快,劉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商家客服,抱枕是她寄給劉女士的,劉女士不需要付錢,只需要加個客服微信給個好評就行。
隨后劉女士就添加了“客服”的微信,對方把她拉入一個微信群,說這個群是商家福利交流群,通過刷淘寶店鋪的瀏覽量,完成任務就可以領取紅包。
沒多久,劉女士還真在群里領到幾個小額紅包。“群里的人發來一個二維碼,讓我下載一個 APP,說是微信群里不能再做給店鋪刷流量的活動了,但下載這個APP后可以繼續做。”劉女士按對方要求下載了“買手媽媽”APP,并完成了注冊,對方把劉女士拉入APP的另外一個任務群。
任務越做越大
轉眼被騙數萬元
在“助理”的安排下,劉女士又完成了兩筆大單,且迅速拿到返現,后來任務升級,金額也越來越大,從10000元漲到100000元。
劉女士按照要求完成了充值任務,最后被告知操作失誤,無法得到“返利”,也收不回本金。幾次操作下來,卡里的數萬元的積蓄已全部轉出,劉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遂前往城西派出所報警。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陌生快遞騙局
全國多地有出現
最近,全國多地都曝出“陌生快遞”騙局。不少地方還有升級版,直接在禮品上印制二維碼,或者冒充美團等電商平臺在禮品盒里加一張“百億補貼劵”,收下禮品的群眾要是掃了禮品或補貼劵上的二維碼,就落入了騙子的圈套。
套路分析
第一步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我們的身份信息,如姓名、手機號、收貨地址等,并郵寄免費禮品。領取到免費禮品后,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商家平臺客服送來的福利,沒有多想就加入騙子所開設的聊天群。
第二步
入群后,讓受害人完成刷單、關注公眾號、為短視頻點贊評論、刷粉絲等任務,并發放小額傭金,獲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
安排 “托兒” 在群中散布其獲得高額傭金的截圖, 以 “充值越多、搶單越多、 返利越多” 為誘餌引誘受害人下載虛假刷單APP做“進階任務”,以“任務未完成”“卡單” “操作異常,賬戶被凍結” 等各種借口誘騙受害人加大投入進而騙取更多資金, 直至受害人發覺被騙。
警方提醒
市民謹記
“天上不會掉餡餅”
對于莫名收到的
“免費禮物”
務必提高警惕
如果遭遇到了詐騙
請保留相關證據
及時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