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強縣促鎮,走好特色發展之路
——一論聚焦重點任務高質量推進“百千萬工程”在惠州落地見效
惠州日報評論員
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是省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戰略舉措,對拓展全省經濟縱深,暢通城鄉和區域經濟循環具有重要意義,也為惠州加快建設“2+1”現代產業集群、“3+7”產業園區,進一步壯大縣域經濟、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
產業興,則縣域強。產業是實力支撐,強縣促鎮,根本在夯實產業根基,壯大縣域經濟。進一步講,強縣促鎮要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把上級精神同本地實際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創造性開展工作,著力夯實產業根基,發揮比較優勢,堅定不移壯大縣域經濟。今年以來,一批批項目在各縣區集中簽約、動工和竣工,全市縣區產業根基持續夯實,縣域經濟不斷壯大,惠州高質量強縣促鎮發展之路正邁出鏗鏘步伐。
無工不富,工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和引擎,產業興縣重在工業強縣。強縣促鎮,就要堅定推進縣區產業尤其工業發展,讓每個縣區都以2~3個支柱產業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葜莸娜萎a業中,一產占GDP比重在5%左右,單靠種植業無疑難以支撐農村發展。如果僅就農業抓鄉村產業,單靠賣初級農產品,顯然也難以推動產業振興。要把產業尤其是工業作為主攻方向,把園區作為集聚產業的重大平臺,集中資源力量推進“3+7”產業園區建設,特別是7個千億級產業園區。要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像博羅、惠東等縣區的家具、制鞋、服裝、食品加工等優勢傳統產業很有基礎,吸納就業能力強,大力推動這類產業轉型升級,方能獲得新的競爭優勢。
各縣區鄉鎮區位、資源、條件不一樣,尤其是不同鄉鎮各有特色,得有不同打法。強縣促鎮,就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走好特色發展之路。堅持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加快建設一批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現在,不少鄉鎮都提出搞“大工業”,干勁很足,但做法不可取。實踐證明,招商要由市縣統籌,絕不能所有鄉鎮一哄而起,各自為戰。否則,既分散人力物力財力,也不容易招到好商。要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路子。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建設三產融合的鄉村經濟發展新業態,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
產業興縣,特色旺鎮。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主抓手和新起點,聚焦強縣促鎮重點任務,不斷夯實產業根基、壯大縣域經濟,讓縣區進一步強起來、富起來,讓特色鎮進一步多起來、旺起來,在各自所長的賽道上爭先進位,我們定能為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激發新的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