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市政協聚焦高質量發展開展專題議政
為中韓(惠州)產業園建設貢獻“金點子”
盛夏六月,熱浪滾滾。登上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內的榴嶺公園,放眼望去,廠房高聳,塔吊林立,車輛穿梭,激情涌動的火熱建設場面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今年1月,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加快把中韓(惠州)產業園打造成為惠州的園區名片。市政協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將“推動中韓(惠州)產業園提質增效”列為常委會2023年度專題議政課題,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開展深度協商議政。
6月28日,市政協探索采取“現場考察+專題議政”新方式,把十三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開到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項目建設一線,與會市政協常委聽介紹、看現場,并與仲愷高新區、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等進行座談,圍繞“推動中韓(惠州)產業園提質增效”深入協商交流,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調研考察
起步區全面駛入建設發展快車道
中韓(惠州)產業園是2017年12月經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全國三大中韓產業園之一,是廣東省內經國務院批準的兩個中外共建產業園之一,也是惠州重點發展的“3+7”產業園區的3個國家級園區之一。產業園核心組團分5大片區,分布在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等6個縣(區),面積共約94.1平方公里。產業園起步區位于仲愷高新區潼湖生態智慧區國際合作產業園,規劃用地面積約12.7平方公里。
產業園啟動建設5年來,我市集聚要素資源向起步區傾斜,通過加強產業招商、推動項目集聚落戶,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優化園區營商環境等措施,園區建設已形成以仲愷片區為“主戰場”,其他片區有序推進的發展態勢,各片區落戶項目存量不斷擴大、項目建設提質增速,起步區等核心區域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全面展開,營商環境日益優化,園區承載力顯著增強。
據介紹,在項目引建方面,截至今年5月,核心組團5大片區累計引進(含過會)各類項目224宗,其中外資項目38宗(韓資項目14宗)、投資10億元及以上項目54宗,計劃總投資約2134億元。上述引進項目中,170宗項目已供地,147宗項目已動工,60宗項目竣工或投(試)產,分別約占引進項目數的76%、66%和27%。
“目前,起步區已引進項目(含供地項目和平臺引進項目)182宗,計劃總投資額約661億元,78宗供地項目中,已動工67宗,完成‘正負零’60宗,封頂49宗,已竣工27宗。”議政座談會上,潼湖生態智慧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建設情況。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推動下,起步區全面駛入建設發展快車道。
委員建議
全力推動園區建設發展提質增效
園區是產業項目建設的主陣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大力推進產業園區建設,是惠州當前構建“2+1”現代產業體系,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需要。
今年以來,市政協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務,聚焦中韓(惠州)產業園高質量發展,在“推動中韓(惠州)產業園提質增效”專題議政工作中,通過組織現場調研、召開問題分析會、外出學習考察等途徑,摸實情、找問題、查不足,并結合實際提出對策建議。
推動中韓(惠州)產業園提質增效,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十分重要。“加快編制產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進一步優化園區空間布局,加強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招商選資‘筑巢引鳳’,同時圍繞產業鏈完善創新鏈,加快優化園區創新環境,不斷激發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議政座談會上,市政協常委胡瑞卿針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產業園區發展,招商引資是“源頭活水”。市政協常委黃鋒表示,核心組團5大片區相對分散,產業定位要根據各縣(區)具體情況來謀劃,這對產業園整體招商和運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他建議,依托惠州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兩大支柱產業發展優勢,強化政策支持,積極挖掘我市龍頭企業潛力,吸引國內外科技領域中的優秀龍頭企業入園,進一步帶動我市產業發展。
“要拓展園區國際化合作的維度,根據不同領域合作設置分園或分區,如中日產業區、中歐產業區、港澳臺產業區、國際青年創業區等。”針對產業園布局分散,市政協常委黃紫虹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以僑引僑,以商引商,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和舉措,吸引來自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青年尤其是企業二代來惠州就業創業。”
在市政協常委張子明看來,如何構建完善的園區服務體系,是園區發展提質增效的一個重要命題。為此,他建議,圍繞融入城市打造青年來園區“暖心第一站”,圍繞青年所需打造青年成長“幸福港灣”,圍繞產業發展打造青年建功“大舞臺”,努力營造園區青年人才發展更優生態,持續提升青年人才和園區的粘合度。
部門回應
將梳理出的意見建議逐項研究落實
交流面對面,協商實打實。議政座談會上,有關部門和單位對市政協常委們提出的對策建議作出積極回應。
“將認真梳理專題調研報告及各位政協常委對產業園建設發展提出的意見建議,逐項研究落實。”市商務局副局長、中韓(惠州)產業園項目建設工作專班辦公室副主任劉志宏表示,針對當前中韓(惠州)產業園建設中存在的空間布局分散、建設發展不均衡、園區營商環境滯后等短板,工作專班將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協同配合,細化目標、壓實責任,統籌推進園區建設各項工作,立足園區發展實施精準招商。
市港口航空鐵路事務中心副主任鄧力圍繞“加快港口、機場、鐵路建設,助力中韓(惠州)產業園高質量發展”作出回應,表示將做好開通中國(惠州)-韓國海運航線、荃灣港口片區規劃發展建設、規劃鐵路項目開工建設、空港發展謀劃和干線機場規劃等相關工作,為園區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針對園區規劃建設,市自然資源局總規劃師何小婷指出,原規劃的中韓(惠州)產業園部分核心組團的部分范圍已不符合我市實際情況,針對產業園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市自然資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核心組團邊界優化工作,在總面積不變的前提下,調出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區塊,將核心組團調整至城鎮開發邊界內,更好推進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和片區調整工作。
“不斷推進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發展建設取得新成效,高標準建設好國家級對外經貿合作平臺。”潼湖生態智慧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歐陽志表示,接下來,將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模式,多渠道擴大項目存量、提升項目質量,緊抓項目建設,加速推動項目投產達效。同時,充分發揮產業發展事務中心作用,打造精細化園區服務體系,推動智慧園區系統成熟運營。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