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從“治理”到“智理” 從“操心”到“安心”
惠南科技園“三化聯動”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園區劃分為11個網格,將與百姓息息相關的事項融入網格,配備網格員落到人頭;依托“一網統管”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從“治理”到“智理”;把綜治信訪維穩中心打造成為調解矛盾、化解糾紛最便捷最有效的載體,第一時間把群眾的合理合法訴求解決到位……近年來,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以下簡稱“惠南科技園”)持續創新工作方式,大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惠南科技園加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群眾。這是工作人員入戶宣傳反詐知識。惠州日報記者林麗娟 攝
網格化管理
匯聚綜合治理合力,精細化服務群眾
惠南科技園成立于2002年,控制性詳細規劃面積5.86平方公里,引進規上企業121家,高新技術企業82家,其中上市企業11家。園區人口約6萬人,其中外來人口5萬余人,占轄區人口總數92%以上。
惠南科技園雖然面積不大,但是企業、外來人口多,社會治理壓力不小。
“我們園區人口密度大,又多是年輕人,對社區生活品質要求比較高。為了給職工群眾提供及時、精細化的服務,我們大力推進網格化管理。”惠南科技園綜治工作負責人說,惠南科技園將園區劃分為11個網格,匹配11名網格員,將責任落實到人,網格員已全部實名認證并領取使用記錄儀。
為了讓這些網格員發揮最大作用,惠南科技園將安全生產、矛盾調處、公共服務等與百姓息息相關的事項融入網格,并且加大財政投入完善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建設,激發網格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與此同時,惠南科技園定期對網格員進行培訓,不斷加強網格功能建設、巡查監督、處置落實等方面的能力,形成綜合治理合力,全面提升管理服務質量。
智慧化賦能
“一網統管”讓群眾生活更智慧安全
走在惠南科技園的道路上,基本看不見違停占道的車輛,這主要歸功于園區的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建設。
“為破解流動人口密集管理難、治安防控力量不足兩者之間的矛盾,我們積極加強社會治理智能化建設,借助科技手段從實從細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惠南科技園綜治工作負責人說。
建設3D視頻圖像信息聯網系統和人臉識別、車臉識別系統,搭建起高精度大數據系統;建設4套“鷹眼AR高空瞭望系統”,運用現實數據與VR虛擬技術相結合,實現可視化展示建筑所在地理外貌、位置分布,為應急指揮救援、小區規劃、信息管理等提供便利……惠南科技園依托“一網統管”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建立了卡口互通、數據融合、穩控聯動、打防協同、政務服務“五項機制”,全面采集網格內人口、建筑、物業、學校、公共設施、企業工廠等信息,實現園區范圍內人員管理、治安防控、便民服務、安全監管的智能升級,達到“一圖知全域”,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實現從“治理”到“智理”的轉變。
2023年上半年,演達派出所接到報警:園區某企業被盜240部手機,價值約72萬元。演達派出所馬上通過人臉識別、車輛溯源等技術進行偵查,僅僅兩個小時就在該公司2期2樓車間成功找回120部手機,并鎖定了嫌疑人的落腳點,隨后將3名嫌疑人抓獲。
“這是智能化顯著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的生動注解。”惠南科技園綜治工作負責人說,借助“一網統管”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該園區增強了人口管控的精準度,做到“人過留特征、留軌跡”;形成了“高空聯動、高低聯動、人車聯動”三動聯合應用,全天候、無死角、實時監測預警,有效識別機動車違停占道,全面提升交通秩序管理水平;完善了“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推動“一門通辦”改革工作,提高群眾辦事便利化水平,全面助力政企服務再升級;對園區內三大重點場所以及50家危化品使用工廠、4家天然氣門戶站場等重點企業實施實時監控,保證第一時間發現險情,做到事前預警、事發管控和快速定位隱患點,保障園區社會安全穩定。
多元化維穩
設置9個工作小組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
信訪往往是群眾解決矛盾的最后途徑,事關群眾切實利益。惠南科技園堅持依法依規化解信訪難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初,園區某公司決定搬遷,并激勵全體員工隨遷,同時表示,受疫情和國際貿易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無法為不愿意隨遷而解除勞動關系的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
面對可能發生的勞資糾紛及信訪隱患,惠南科技園高度重視,成立了園區領導掛帥的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置前期工作指導組、法律咨詢組、員工再就業管理組和社保、公積金、仲裁申請受理組等9個工作小組,相互協作、密切配合,扎實細致地落實各項工作,在幫助企業解決難題的同時,幫助員工合理合法維權,將信訪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這是惠南科技園用心用情用力幫助職工群眾解難題護權益,建設和諧園區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為推動依法依規化解信訪難題,惠南科技園著力搭建便民服務平臺,壓實初信初訪首接首辦責任。把綜治信訪維穩中心打造成為調解矛盾、化解糾紛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第一時間把群眾的合理合法訴求解決到位,把初信初訪問題及時解決在群眾家門口和問題屬地,減少職工群眾的來回奔波,降低職工群眾的信訪成本,更好地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
同時,惠南科技園大力推進“互聯網+信訪”,讓群眾更便捷地解決訴求。健全完善“陽光信訪”新模式,建立網上受理、網下辦理、網上查詢、網上答復、網上督辦“五位一體”的新模式,加強與群眾的互動溝通。建立完善信訪事項辦理群眾滿意度評價機制,把評價權交給群眾,對群眾訴求快流轉、快辦理、快回復,推動網上初次信訪事項一次性解決到位,實現群眾可查詢、可跟蹤、可監督、可評價。
惠南科技園還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推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努力把問題解決在信訪之前、網格之中、園區之內;從嚴從實抓排查,對摸排出的矛盾糾紛和受理的各類群眾訴求,現場調解、上門調解、預約調解,推動問題及時化解;堅持個案分析,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園區社會形勢分析會,分析重點信訪個案,在每個訴求件中找準潛在成因、解決源頭問題,切實為職工群眾解疑難、辦實事。
此外,惠南科技園探索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持續提升職工群眾的身心健康素質,努力從源頭上避免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態失衡、行為失常等導致極端案(事)件的發生。
在系列措施保障之下,惠南科技園有效防范了區訪、市訪、省訪、京訪案件發生,園區信訪案件也得到及時有效解決。今年1~6月,園區納入考核信訪總量同比下降50%以上;納入考核全系統求決類初次信訪事項39宗,一次性化解率100%。
惠州日報記者林麗娟 魏怡蘭 通訊員羅燕媚 林婧